96.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
28年前,我国科技界开始了从科研到产业的第一次蜕变,全国第一家民办科技公司悄然成立。这个由几名科学家、科技人员组成的小小服务部,开启了中关村乃至整个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序幕。
97.第一次参加全球大气试验
1978年12月18日,我国参加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热带海区观测的两艘海洋调查船———“实践”号和“向阳红09”号离开了黄埔港,乘风破浪向试验海区挺进。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是由世界气象组织负责组织实施的国际气象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科研协作活动,从1977年12月至1979年11月进行,第一年为准备阶段,第二年为实施阶段。“实践”号和“向阳红09”号到热带海区参加观测,是我国参加这一试验所承担的一项任务。这两艘海洋调查船到指定热带海区主要是观测当地高空气象(包括风、压力、温度、湿度)和海面气象,以及水下的深度、温度等,为全球大气试验提供气象、海洋资料。参加观测的第一时段,为1979年1月5日至3月5日,第二时段,为5月1日至6月30日。
98.第一次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1980年5月18日,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更多内容详见《共和国之最图鉴》
运载火箭是把人造天体或宇宙飞船运送到预定轨道上的火箭。60年代中期,几乎在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同时,我国开始远程运载火箭的研制。到70年代末,已经具备了发射远程运载火箭的能力。党中央决定,在1980年进行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的试验,由此启动了我国尖端技术史上一次大规模的试验活动。
5月18日,巨型火箭从发射场升空后,数以百计的现代化测量通信设备,从我国本土十多个台站直至南太平洋上的测量船队,精确地测定、记录和报告着火箭的每一瞬间的飞行速度、高度和姿态。喜讯不断传来,“跟踪良好”,“飞行正常”。在南太平洋海域,随着一声巨响,火箭数据回收舱弹出,溅落在海面。潜水员跃入海中,抓住了回收舱。我国向太平洋发射远程火箭的任务,圆满完成。
远程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表明我国的国防实力进一步加强,航天事业的发展也揭开了新的一页。
2000年6月28日下午6时37分,一颗名叫“航天清华一号”的微小卫星顺利升空并进入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29日凌晨,当卫星首次飞越北京时,清华大学卫星地面站成功地实现对卫星的信号捕获,又顺利地进行软件上载。7月3日,地面站收到遥感图像数据。标志着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光学遥感和无线电通讯系统工作状况良好。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微小卫星研制方面迈出重要一步,体现了大学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参与航天科技发展的广阔前途。
“航天清华一号”的身体是那样娇小,只有0.07立方米的体积,50千克的体重,是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清华大学与英国萨瑞大学联合研制的,除了重量轻、体积小,它还具备研制周期短(约1年)、成本低、功能密度高的特点,体现了微小型航天器技术向“更快、更好、更省”发展的趋势。
国家航天局表示国家鼓励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在国家航天政策指导下,在航天行业的集中统一管理下发展各自优势,积极参与中国航天活动。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清华大学企业集团和清华同方股份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我国第一家专门从事微小卫星研制和技术开发的“航天清华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上世纪80年代,我国花巨资购买的IBM服务器要放在专门的“玻璃房子”中,中国人不得入内,以方便美国专家24小时监控,美国专家的监控日志还要定期上交给美国政府审查。凡此种种,就是为了防止中国人将高性能计算机用于非民用目的。
面对这样的形势,时任浪潮技术副总工的孙丕恕领军成立一个部门,开始独立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浪潮小型机服务器产品。他带领“小分队”将国外厂商废弃不用的小型机服务器一遍遍的拆卸,一遍遍的组装,终于弄明白了构造原理,确定了有关服务器的技术参数。功夫不负有心人,1993年3月,浪潮终于研发出中国第一台服务器——SMP2000。SMP2000的问世打破了国外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应用限制,降低了服务器市场的产品价格,使得服务器在中国的广泛应用成为了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