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真诚是文学与艺术的翅膀(图) |
2009-04-29 |
|
|
刘恒像 罗雪村作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风云际会,一路高歌,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青春活力,留下了撼人心魄的经典作品。为了更亲密地接触中国电影,深入电影的内心,探寻艺术的规律,我们专门采访了著名作家、编剧刘恒。
记者:您的很多优秀作品都改编成了电影,并且获得很好反响。您认为文学改编成电影应该注意什么?
刘恒:文学是个老人,活了不知多少年了。电影则是儿童,也就一百来岁吧。在艺术家族里,它们辈分不同,但是有亲密的血缘关系。当然,比起电影跟小说的关系,电影跟话剧的关系似乎更近一些。认真追究起来,广播剧源于小说,而电视剧又源于广播剧……这是题外话了。总之,艺术传播的方式不同,然而艺术的本质不变,都是利用精神力量让人的主观世界适度地超越现实世界。这是必须遵循的规律。电影是一种梦境,将文学改编成电影的时候,不论是噩梦还是美梦,都要尽量逼真,避免手法拙劣。因为大多数观众都是做梦的行家。
记者:不仅您的很多小说被自己改编成电影,您自己也直接创作了不少优秀剧本,请问您的艺术评价标准是什么?
刘恒:我的小说由我自己改成剧本的有《本命年》、《菊豆》,以及《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根据别人小说改编的剧本有《集结号》和《秋菊打官司》等,这些我比较满意。原创剧本中我最满意的是《张思德》和《铁人》。我的标准只有一个——真诚!我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我的真诚毋庸置疑。坦率地说,真诚是艺术的翅膀,也是我的翅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在您看来,30年来,中国电影最重要的特征、最执着的追求是什么?
刘恒:我们在电影里追求“善”!如果艺术是准宗教,电影则是精神殿堂里的一炉香火。香火不灭,是因为人们向善的心境没有泯灭。我前面说过,精神力量可以让人站在一个比现实更超拔的位置,在那里我们可以依稀看到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意义。今后30年,我们心急火燎干的事情,还是找这个东西!不信我们就看,有出息的人必是那些良心未泯的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请对主旋律电影的发展谈谈您的感受,电影在坚守文化阵地、弘扬主旋律方面,该怎样发挥它的作用。
刘恒:我前面的表述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只想强调一点,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任何作品里面都包含了作者的语言和读者的语言。
当我们真诚的时候,读者在我们的作品里发出拥戴的潜台词,而一旦我们虚伪起来并且自以为可以哄骗读者的时候,我们将在自己的作品里看到读者的咒骂与蔑视。如果我们连这些都看不到,那么我们就是丢掉了良知。
记者:您认为中国电影的现状如何?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您认为比较成功的电影作品都有哪些?积累了什么经验?
刘恒:在大的时代潮流里面,真正的弄潮儿是那些顺势而行的人,是那些怀有伟大理想并且坚韧不拔的人。成功的电影很多。内在的最大进步显然是观念性的,而外在的最大进步看上去却是技术性的,都跟产业化和市场化有关系。我对此毫无研究,不便说什么,但是我们都应该对上上下下为此辛劳的人表示敬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