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作家出版社和山东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解齐鲁文化,读《芳心似火》”报告会在山东师范大学报告厅举行。本届书博会的东道主、新著《芳心似火》作者、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来大学坐堂,新书未提,却猛烈抨击当下写作、阅读的虚浮之风。 张炜对台下热捧他的学生们不客气地说:“我调查发现不读书的生活始于大学;请把娱乐的心思收一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小学作文“华而不实”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谈到写作,张炜一开口就将矛头刺向小学语文教育——有些作家从小受到华而不实的文风滋养,过多地堆砌华美词藻。还喜欢写套话、虚话和空话。他举例,不少小学老师喜欢用红笔勾画下好词好句,告诉孩子,“我兴高采烈地上学去”就一定要比“我上学去了”要好。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炜坦言,他不喜欢状语很发达的句子,他主张写作应该回归质朴,写自己想写的话。很多流行文学作品里,语句都似曾相识,鲜见作者具有原创性的造句。“这和时尚、视听、浅阅读都是有关系的。而我,就想好好地造句。” tujian.org 信息太多不利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报纸杂志铺天盖地,这不是一个有利于阅读的时代。我从内心感到惶恐和忧虑。”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经历当代文学寒热,张炜认定,当下对阅读而言,仍是非常困难的。“浅阅读有可能会耽误一代人甚至更多。”在张炜看来,现在无论愿意不愿意,都会收听到广播,看到画面,情感都在受动摇。每天的信息看似不同,其实很多都是重复的……公交车相撞,足球赛进球,谁有了绯闻……信息往脑袋里强行地灌入,把个人的感悟和见解都赶跑了。张炜判断,九成的畅销书是不会被历史留下来的。假如有能够留下的,那都是具有独立的感觉,保留着自己的见解的,大多畅销书对于阅读而言是危险的。“他们描绘着一个欲望世界,写文章好像在比谁肚里的坏水多。”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文坛精神丧失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大学生发问,如何看待中国文坛精神的丧失,以及中国作家里谁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炜说,但凡成名的大作家,都经历过痛苦的历史,痛苦给予了他创作灵感;成名之后,有人却忘却了苦难的历史,背叛了自己的阶层,去讨市场的欢心了。还要用很多高妙的言辞来给自己粉饰。我们现在有媒体、有虚拟技术,我们的所谓“生活素材”,连二手都谈不上,很多是三手四手的糟粕货。那么怎么回避这个问题呢?逻辑上讲也很简单,去获得第一手的属于自己的现实,最粗颗粒的,最原始的,到生活的第一线去看去听去问。“不看电视剧、少上网,让寂寞逼得你自己写你自己想写的。如果说我还坚持着一毫米的文学理想,那也正是这个。”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炜对诺贝尔奖有些调侃:“得主里确实有帕斯、马尔克斯、索尔·贝娄这样百年难遇的杰出灵魂。不过近年那几位,我觉得还没我们省作协的同志们写得有内涵。”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报记者 乐梦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