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国图工程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荒废集》:纪念几代人荒废的岁月
2009-04-30

  书名:荒废集

  著者:陈丹青 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出版时间:200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定价: 38.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陈丹青自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两年藏身画室,静下来,自以为推脱不少稿约与琐事,近日搜查旧稿,竟得四十余篇,又可以出本集子了。 体例仍类似《退步集》及其“续编”,并没新花招:有所期待的读者,怕会失望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话题多少是在变化,譬如给南方周末的“自由谈”杂稿,忽儿谈论死亡、救灾,忽儿评议歌赛及台湾;三篇关于鲁迅的讲演,是给周令飞先生一再叫去,写着写着,发现旧的谈资仍待扯出新的意见,新的意见,又该持续展开的。此外以编年排列的碎稿,较用力的是回顾“星星”群体和谈论奥运会开幕式,一则往事,一则眼前,既要说出自己的意思,又不至被删得没法子读,难免动些脑筋,书尾回顾七十年代的长文倒是才完稿,简直写到死去活来,终于顾不得章法,给汹涌的记忆卷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早先在《退步集》遗弃的两篇游戏文章——关于坐飞机,关于非典——现在看看还喜欢,因为轻松,因为没意思。凡是刊物的专访,也多浅薄:我的书写全是这类命题作文,回国至今,也才明白开口说话最好是表不及里,深下去,媒体不便,我也没足够的学问和胆量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与媒体的关系差不多便是写作的姻缘,照单全收,一概推却,都不是办法,但媒体自有一套办法将某人的言说予以扭曲而简化,更有若干记者有心无意来耍弄:有的只为填版面,生掰硬扯、取义断章,有的存心撩拨,那撩拨的资料也无非种种断章和取义,我偶尔回嘴了,年初致《新京报》的公开信即是一例,但我也难辞其咎,因在众人面前晃得久了,总不免有口水吐过来。好在多数记者是善意的,也好在临了自己编成书,白纸黑字排列好,有谁乐意继续教训我,目标可以比较地清晰而准确。 tujian.org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写稿出书,回国八年,别人看得很勤奋,自己思忖,总有荒废之感,虽然不忙这些,我也未见得做成什么更有价值的事——这回的书名题曰“荒废”,其实言重了,比起“退步”的意思,更显做作。父亲建议取名“缄言集”,意思狠准确:这些年,亲人和旧友,特别是对我侧目反感的人,或劝告、或指骂,归结为一句话:闭嘴吧!可是这“缄言”二字嫌太雅,又近生僻字,给出版社几位年轻编辑辨一辨,居然读作“箴言集”,“缄默”的“缄”,认得出而念得对,已属稀罕了,出版后,费尽口舌怕也说不清。怎么办呢,“荒废”二字先已写成书法,试印封面,效果蛮好看,别的书名既是想不出,下厂印制的时日逼近了,一横心:既有荒废之念,索性就此交差。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后我仍将荒废光阴,抑或听劝而闭嘴么?父亲好几次对我说:爸爸妈妈这辈子,就为说了几句话!这是真的,而我近年何止几句话。可是每有书出,俩老右派却是认认真真反复读,并且大笑,或者流泪了。此生哪想到父亲母亲会是我的读者呢?年幼时纸片上画了几笔画,赶紧走去爹妈面前讨几句夸,现在情形稍许变了变:我知道他们心里欢喜,但总会一脸忧戚对我说:不管怎样,还是少说几句吧。

tujian.org

  2008年12月12日写在德累斯顿旅次

tujian.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活动]五一假期阮次山杭州上海签售
    ·5月3日下午1王立群西单图书大厦签售新书
    ·至上励合人气激增 清新写真即将上市
    ·"网络游艺 人机对话" —《顾群业
    ·新书:《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
    ·在别处生活,看一场角度爱情
    ·《约翰·拉贝画传》:他改变了无数人的历史
    ·李承鹏跨界不说球反成文学偶像
    ·易中天马瑞芳"对掐":我就是个出
    ·郝明义:现在只是数字化阅读“新石器时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