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影《梅兰芳》公映期临近,与梅兰芳有关的文化事件均成为热点,而有关他的婚恋故事更是重新成为话题。近日,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梅兰芳和孟小冬》刚上市,便引起媒体和读者的强烈关注。本书为梅兰芳研究专家李伶伶的最新著作,书中首次撩开孟小冬的神秘面纱,将梅兰芳和孟小冬的情感世界作为主题,把二人的人生经历交织穿插在一起,还原梅孟相恋的本来面目。
tujian.org
梅兰芳是京剧大师,享誉世界,坊间关于梅兰芳的正式出版物有几十种之多,但其中涉及到孟小冬的却少之又少。即便有谈及梅孟恋情的,也是不同的作者,观点大相径庭。有的作者将梅孟之恋的发生归结为孟小冬勾引梅兰芳所致;而另有作者又将此写成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上当受骗的故事。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梅兰芳和孟小冬》试图还原梅孟相恋的真实面目,它以梅、孟成长发展的两条线索自然展开,家世背景、拜师学艺、舞台人生、艺术成就与情感轨迹一一道来,从两条平行线到互相交叉,再到渐行渐远,二人的艺术与情感世界相互对照、映衬。年轻的梅兰芳跑码头唱戏,迅速蹿红。同样孟小冬七岁登台,小小年纪已名噪一时。梅兰芳红透半边天,不仅活跃在戏曲界,更是文化界不可或缺的领军人物;开始走红的孟小冬也走南闯北,成为伶界翘楚。一个男人,将旦角唱得出神入化,一个女人,将老生演绎得惟妙惟肖,一个“梅大人”,一个“孟小姐”,由戏生情,因情入戏,成就一段民国绝恋。然而梅孟之恋一开始就注定了一个悲剧的结果——首先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民国时代,世道混乱,战乱不止,政治与京剧舞台紧密相连,黑道与白道参与其中,诡谲复杂,婚恋观亦新亦旧,冲突强烈;其次是因为他们的身份,一个有妻有室,一个待嫁之身,一个是四大名旦之首,一个是众人仰望的冬皇,台上的美凰和雄弁,台下的英凤和娇钗,他们的遇合注定无法平淡,无法不生出许多出人意料的事端;当然,还因为梅兰芳与孟小冬的性格,如同作者所分析的:“梅家三代在舞台上饰演女人,梅兰芳的性格柔弱而温和,不急不躁不怨不怒,永远的彬彬有礼谦和从容从善如流;孟小冬虽然是女人,但她在舞台上饰演的却是生,不是小生,偏偏是老生。角色需要她摒弃妇人的柔绵和哀怨,取而代之以阳刚和霸气。日久天长,她的性格中刚烈的成分更多一些。这是他俩的不同,也许也是他俩无法天长地久的原因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书中呈现的梅兰芳和孟小冬,是两条清晰而复杂的人生轨迹,他们都是性格鲜明而丰富的艺人,都是一流的艺术家,是当时风尚的两支标杆,却因为种种原因,一个日益走向主流社会,成为风流人物,成为大师,成为民族象征,从而抵达艺术和人生的顶峰,为自己的生命划上完满的句号;而另一个则日益颓唐、退让,光华渐失,活力悄隐,自觉退出艺术舞台,把自己的人生归附到一个虚无的所在。令人感慨。书中梅兰芳这条线都显得相对更加明晰、丰厚,然而读罢,却感觉这条清楚的强线是另一条看似忽明忽暗、时常若有似无的弱线的衬托。两条线自然的发展中似乎一直被一个点强烈地吸引着,那个点便是两条线相交的那个交点。可以说交点前即便情节有起伏,那也是本书里微兴的波澜,而交点之后的矛盾和冲突,则把曾经相悦的情脉撕裂,两条线终究沿着各自的轨迹远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撇开梅孟的感情不谈,单说孟小冬。《梅兰芳和孟小冬》一书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而相对完整的冬皇。她个性鲜明,清高而知性,颠覆了传统印象中伶人的形象。她先是选择梅兰芳,其后选择杜月笙,这是她自己的选择,也是她个性下必然的选择。这里,我们再见了曾经熠熠生辉的冬皇,也再见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京剧艺术家孟小冬。 tujian.org
《梅兰芳与孟小冬》除了为读者交待了一段不了情的发端和终结,更为大家展现了民国时代中国戏曲舞台的繁华和喧嚣。京剧爱好者们可以在书里小过戏瘾,各大戏班,各大门派,各出名戏,府拾皆是。书中,民国的繁华与时尚在不经意之中扑面而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