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国图工程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蒋介石日记开放程度及方式仍是学术焦点
2009-04-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民国人物与民国政治”国际学术讨论会近日召开,在会议期间,与会专家除了就民国政要的思想、实践及民国政治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更将焦点集中在讨论蒋介石日记的开放程度和开放方式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悉,目前存放蒋介石日记手稿的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应蒋家后人的要求,加强了对手稿的管理和控制。但凡去胡佛研究所查阅过蒋介石日记的学者,无不叫苦连天:所里不允许带任何现代化设备(包括电脑)进去,更不允许拍照和影印,只有最原始的笔录和抄写。学者们在会余的一个话题,就是比谁抄得多而快。民国史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表示,自己一天能抄7000到8000字,而来自台湾的一位学者则说自己能抄上万字。这些抄回来的资料,还要利用晚上的时间录入电脑。学者们都感觉很累,说查阅蒋介石日记成了“比较单纯的体力活”。不仅如此,而且在使用方面也多有限制。学者查阅日记,先要签署中英文文件,申明但凡在论坛、广播、论文中引用蒋氏日记,都须将引用部分复印交台湾蒋家后人过目认可方可使用。杨天石说,严格说起来,他在美国各大学的演讲、当天所有与会人员提交的涉及蒋介石日记的论文,都是“非法”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学者们就蒋氏日记的开放进行了多方呼吁。有的希望能有选择的出版,有的提出部分上网,也有的干脆提出,将蒋介石日记转移到台湾,因为查阅的多是中国大陆、台湾和日本的学者,较之远飞美国,前往台湾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经费。但这一点刚提出便被否决了。更多的学者提出允许用电脑录入,允许有限制地复印等。对此,胡佛研究所表示将与蒋家后人进行进一步沟通,获得他们的理解,希望既能保障蒋家后人的利益,让他们满意,又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术研究。 tujian.org

  记者陈洁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活动]五一假期阮次山杭州上海签售
    ·5月3日下午1王立群西单图书大厦签售新书
    ·至上励合人气激增 清新写真即将上市
    ·"网络游艺 人机对话" —《顾群业
    ·新书:《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
    ·在别处生活,看一场角度爱情
    ·《约翰·拉贝画传》:他改变了无数人的历史
    ·李承鹏跨界不说球反成文学偶像
    ·易中天马瑞芳"对掐":我就是个出
    ·郝明义:现在只是数字化阅读“新石器时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