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国图工程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张之洞诗文集》正式出版(图)
2009-04-30

核心提示:张之洞乃晚清重臣,是中国近代史上声名显赫一时的人物。然而,张之洞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诗文大家,并且是近代诗坛一个重要诗派的领袖人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之洞乃晚清重臣,是中国近代史上声名显赫一时的人物。然而,张之洞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诗文大家,并且是近代诗坛一个重要诗派的领袖人物。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日,由庞坚标校整理的《张之洞诗文集》作为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近代文学丛书》之一正式出版,全书收有文襄诗作四卷计530余首,古文二卷、骈文二卷共约50篇,另辑其逸诗佚文达65篇。

  张之洞(1837-1909),字李达,号香涛,又号壶公、抱冰。历官四川学政、礼部侍郎、山西巡抚及湖广总督,累官至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 tujian.org

  在千姿百态、流派纷呈的晚清诗坛,张之洞的诗歌创作与众不同,走的是一条“务为清切为主”的清隽雅致、情韵婉笃的路子。这种文学观,显然与其一本儒家正统思想而具强烈的崇雅意识密切相关。故张氏论诗,力辟险怪生涩、峭刻奥衍,与当时占诗坛主流地位的“同光体”诗派迥然异趣殊途。尝云:“诗贵清切,若专事钩棘,则非余所知矣。”又云:“诗家当崇老杜,何必山谷?”其《过芜湖吊袁汇簃》诗更明确表示:“江西魔派不堪吟,北宋清奇是雅音。”批判锋芒直指以“江西诗派”为宗的“同光体”魁杰袁昶及陈三之辈。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当时诗坛以王闿运为代表的一味拟古复古的“湖湘诗派”及与一陈三立、沈曾植为首的险奥僻涩的“同光体”诗派的夹击中,张之洞对近代诗歌创作理论与创作实践的最大贡献是“平生诗才尤殊绝,能将宋意入唐格”(《四哀诗·蕲水范昌棣》)。在当日诗坛宋帜高张、唐音委顿不振的情况下,主张“兼采唐宋”,以拯救“风雅道衰,百有余年”,“未逮元明,不论唐采”(文廷式《闻尘偶记》)的诗歌创作“品概既卑”、“文章日下”的弊病,身体力行,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就,不只今人如夏敬观赞赏他“纯学东坡,笔力矫健”(《学山诗话》),汪国垣也推崇他“由坡公直溯韩(愈)、杜(甫)”,“故能才力雄富,士马精妍”(《近代诗派与地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活动]五一假期阮次山杭州上海签售
    ·5月3日下午1王立群西单图书大厦签售新书
    ·至上励合人气激增 清新写真即将上市
    ·"网络游艺 人机对话" —《顾群业
    ·新书:《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
    ·在别处生活,看一场角度爱情
    ·《约翰·拉贝画传》:他改变了无数人的历史
    ·李承鹏跨界不说球反成文学偶像
    ·易中天马瑞芳"对掐":我就是个出
    ·郝明义:现在只是数字化阅读“新石器时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