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国图工程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杨菁新作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2009-04-30

  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并主办的长篇小说《在埃及说分手》(作者杨菁)研讨会于2008年11月6日在北京草场地艺术区都亚特画廊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凤凰网读书频道独家全程网络媒体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出席会议的有国内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出版人、媒体记者、埃及驻中国大使馆官员及相关嘉宾,与会者对小说进行了热烈地研讨,给与了充分地肯定,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埃及说分手》是国内第一部以遥远而神秘的埃及作为背景的中国情爱小说,讲的是现代人在物质与精神、金钱与爱情之间徘徊挣扎的故事。某大学"校花"秦小曼闪电般嫁给了有着权势背景的京城著名公子苏玮,而她的几个大学女同学都还在"围城"外飘荡,暗暗羡慕秦小曼自天而降的豪华生活。但在一个春节前夕,秦小曼摆脱苏玮,捐出了昂贵的首饰,搭上了飞往埃及的航班,去追寻一个几乎不存在的男人……该书比较成功的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摆脱荣华富贵而不惜一切追寻爱情的秦小曼、电视台主持人范妮、畅销书作家费元元、时装设计师李越越以及"豪门"公子苏玮、秘密特工何以、神秘男人罗硕夫;其中埃及导游阿杜、乡村女教师占秀妹等,虽然着墨不多,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都刻画的生动感人。作者在叙事结构和语言风格上,走的是"时尚"与"传统"糅合的路子,同时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埃及尼罗河风光、古埃及辉煌的法老文化和触动心灵的宗教文化,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tujian.org

  该书所涉及的人物和故事,较为深刻的表现了当代人在面对现代物质世界时的焦灼、痛苦和无奈,几个成功的"金领"丽人,却都缺乏起码的幸福感,使我们看到了所谓"成功"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在"神的伟大缺席的时代",当"信仰"缺失时,当我们的心灵四处漂泊没有归属时,作者试图用文字构成的精神大厦来对抗现实世界这座废墟,试图用"信仰"、用"理想"、用"爱情"、用"英雄主义"来照亮人们内心的黑洞--200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说:不能听凭这个世界坍塌下去,我们应当做点什么。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或许就是文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次研讨会由湖北省天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军先生和北京朝堂艺术品中心总经理李晓强先生鼎力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埃及说分手》作品研讨会海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研讨会现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者杨菁女士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点评作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埃及说分手》研讨会上专家发言的提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与会者都认为这是一部好看的、却不失深刻的书,渗透作者痛彻肺腑的感受,引人入胜的再次讲述了爱情的魅力。女主人公秦小曼集美女、淑女、处女于一身,具有象征意义。在这个文化群落里,以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去生活,反映了现在的女作家对女性价值观的强调。主题上说这是一本关于幸福,平等,尊严与信仰的小说。作者试图探讨的是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畏惧与精神出路的问题。这是一个"神的伟大缺失"的时代,这句话杨菁写的很好,这种深深的危机感浸入字里行间。当下的文明到了非常非常值得忧虑的时刻,关于对女性文化道德的评判更让人担忧,现代文明是一种让女性吃亏的文明,这句话非常震撼。其实说到底是在讨论一个"怎么办"的问题。我们这个社会是转型期的社会,文学是给我们不断提醒的。价值观的重建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内心的焦虑与痛苦,是这个时代的普遍感觉。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在中国的作家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用多元化的世界眼光去写作,而现在中国的写作还停留在农业文明的探索阶段,可是今天已经不是这个时代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也有人认为这是个"50后"挑战"80后"的小说,基本上是时尚元素包装起来的追问古老而致命的问题小说--追问爱情。为了追问爱情在时空上做手脚,空间放在国内国外的大背景当中来透视四个女性不同的命运。为什么要到埃及说分手而不是在门头沟,这确实是个有意思的事情,但是在门头沟也确实说不出"分手"。书名代表了各种绚丽的、隐藏着空虚和腐朽的、无所适从的时代特征。也有人认为这是部"觉悟"的小说,在西藏的一个佛教故事中,佛对红尘中人说:"放下"。小说就是在说"放下",把世俗中摆脱不了的东西放下,唯独放不下心灵中的那点感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杨菁从容不迫的叙述风格、优美的语言,对女性生活深入细致的描写,都得到了肯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家一致认为,中国爱情的缺失并不是"身体"的问题,而是信仰的问题。中国的家庭为什么比西方的开放式的家庭更脆弱,这不在于欲望化,欲望只是一个催化剂,目前这个时代确实缺少形而上的信仰问题。有国外学者认为:欧美当年的经济崛起是有教堂的市场经济。而我们在发展的同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教堂"。今天,文学应是我们心灵教堂最坚实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活动]五一假期阮次山杭州上海签售
    ·5月3日下午1王立群西单图书大厦签售新书
    ·至上励合人气激增 清新写真即将上市
    ·"网络游艺 人机对话" —《顾群业
    ·新书:《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
    ·在别处生活,看一场角度爱情
    ·《约翰·拉贝画传》:他改变了无数人的历史
    ·李承鹏跨界不说球反成文学偶像
    ·易中天马瑞芳"对掐":我就是个出
    ·郝明义:现在只是数字化阅读“新石器时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