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惺忪醒来,新闻晨报已躺在手机里;上班路上,公交车上的媒体反复播放各类节目和广告;到公司打开电脑,由收发邮件开始一整天的工作,随后点开即时通讯工具联络他人;年节时陆续收到短信息和电子贺卡;恋人在情人节签收对方在网络商店订购的礼物,整齐划一的字体印刷在卡片上。
我们越来越便捷地与彼此取得联系,绿色的邮筒也随之被工业化的生活方式淡忘,简化成水电煤气费账单、信用卡还款通知以及各类邮寄广告冷静的载体。沉溺于互动网络时代的今天,海纳·格兰钦用古典的浪漫唤起我们曾经对绿色邮筒、铁皮邮箱的温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信封》是本很私人化的书信集,格兰钦把自己给妻子的信件整理成册,展示了50多只为爱人精心绘制的信封和几段平实文字,所记录的仅是生活琐事和恋人间的只言片语,舒散的结构有些语无伦次,却勾勒出现代人难得的幸福,言辞朴实却浓情四溢。五十多只信封用了截然不同的字体、颜色和材质设计。照片、旅游地图、琴谱、杂志内页、胶片、涂鸦都为海纳·格兰钦所用,成为他涂抹思念和爱意的元素,这些随手可得的简单材质被重复利用后,组合出弥足珍贵的浪漫。大致是为了鼓励更多人用这种方式传递感情,每个制作的步骤和材料都被细心地标注出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海纳·格兰钦们来说,选择信纸是他们的幸福,密密麻麻的笔迹是他们的幸福,把邮票贴上合适的位置是他们的幸福,一笔一画绘制每一只信封更是他们的幸福,并且他们相信在经过邮筒、邮局、遥远的路途和对方的邮箱之后,哪怕信纸发黄、霉迹斑斑,幸福依然能够保持绵延的温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果心中有重要的人,不妨提起笔,听着《信封》附赠的CD,从名字开始,摩挲一张信纸,哪怕寥寥数语,相信也能让对方兴味盎然。在邮局把它贴上邮票,塞进邮筒,无须担心何时抵达,精心设计的信笺是否残损,信封上的字迹是否变得模糊不清。只要彼此的关系不变质,等待的时间只会令人着迷。 2008-10-23 总第 307 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