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十多年,我的人生经历呈现在以下三个坐标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职业:工,农,兵,学,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学业:文科,理科 tujian.org
地域:中国,加拿大,美国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波浪滚滚,浪潮迭起。我们这一代(大约50岁左右),从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最初形成到成熟,正发生在这个历史的大变革过程。
弄潮是我们的使命,逐浪是我们的生活。浪潮多,我们生活变化就多,我们发展方向就多。于是,就形成了我们这特殊的一代人。而我,正是这一代人中的一员,或者说是比较典型的一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起航 tujian.org
考上大学,为思想解放呐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75和1976整整两年,我和千千万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一样,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在农村的田野上:插秧,收割,种茶,种花生,烧砖烧瓦……用现在的生活标准看,那时的物质生活苦不堪言,但奇怪的是至今乃留恋那份生活的单纯。曾插队在北大荒的知识青年说过,有了北大荒“这碗酒”垫底,任何人间的苦都算不了什么。 tujian.org
1976年底我参军入伍,随着新兵的专列奔向河南的太行山下。1977年恢复高考。凭着良好的中学基础以及毕业后三年中的自学,我被南京大学录取了。1978年3月,我走进了期待已久的大学校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邓小平给了七七级大学生的入学许可证。我们的邓小平情结超乎常人,绝不亚于深圳人。记得1997年2月19日,我正下班行驶在多伦多的401高速公路上时,汽车收音机里传来邓小平逝世的消息。我心里一沉,眼泪顿时挡住了视线,赶紧把车驶入慢行道……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78年是中国思想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的一年,值得庆幸的是,我所在的南京大学哲学系,正是当时全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少数几个发源地之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全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号角之文,就出自我的老师之手。作为哲学系的学生,我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思想解放呐喊,为中国何去何从争辩。 tujian.org
1982年初毕业,我在南京的一所著名军校任教,开始了长达九年的大学老师(或教官)的工作和生活。许多老教员由于历史的原因,讲课传统保守,科研收获甚少,难以受到青年学员的好评。而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员,思想活跃,在课堂上与学员有共鸣,往往受到学员的欢迎。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出国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改革开放以后,国门逐渐打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些人开始寻求出国之路,除了公费留学外,许多人在海外亲友的担保下自费出国留学。这就是当时的“出国热”。我决定转业出国。1991年6月,我踏上了加拿大的国土,开始了在北美十多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学什么专业?在我的选项中,首先排除的就是哲学。那就选与哲学靠近点的经济学吧。但一看人家的教材,都是各种以数学模式支撑的经济理论。以我的文科数学功底,肯定学不下来。最后想到了计算机软件。这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潜力无穷。虽要数学基础,但多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多数都是计算机语言,结构,逻辑等课程。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书读得很苦。苦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常常只要一进入学校计算机房,闻到那股味道就想吐,但还得老老实实长时间坐在那里,把老师规定的程序完成。就这样跌跌撞撞一路走了过来,最终完成了学业,拿到了学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95年毕业后,正好赶上计算机软件业风靡北美的好时光。从安太略湖边到落基山下,从美国南方到东部的新泽西、纽约,作为咨询顾问或资深软件工程师,我一直在加拿大和美国从事软件开发和技术管理。先后工作于IBM、北方电讯(Northern Telecom)、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