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引进台湾中学国学教材 本报专访国学大师任继愈、傅佩荣 tujian.org
在过去的一年,“国学”呈现出虚假繁荣的局面。易中天说国学从来没热过,李零说国学是虚热,有400万销量的学术超女于丹备受瞩目也备受批评。对于国学普及,似乎是热情多于理性。
大陆国学该学学台湾的声音也时有出现。近日,新华出版社把台湾中学使用40年最具权威的国语必修课本引进大陆,以《国学基本教材》为名出版。这是大陆首度引进台湾国学教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儒雅李安为代表,人们看到台湾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功效,台湾文学文雅蕴藉更具中国情怀。这些或许源于台湾40年来坚持国学教育——80%的高中学生都必须学习《国学基本教材》。据闻,该教材由十几位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大学教授编写而成,40年中几经修订也历经检验,体例科学,深刻通俗,与时俱进、析论具有现代性。引进版分《论语卷》、《孟子大学中庸卷》 。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原版教材最先由厦门松柏中学的语文教师林采凤托学生从台湾找回来,2006年开始面对高一学生开设选修课,在学生中反响强烈,学生们在为人处事上改变较大,收效明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任继愈曾欲自费出版该教材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该书主编叶匡政说,相信这套书能使国学普及进入一个理性的时期,现在社会,出现了价值观真空,比如成功就是有钱,幸福就是赚很多钱;而《论语》中讲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也是快乐;国学中的“德”,是维系社会的根本。教材将影响一代人,普及这套教材,将能够起到拨正混乱价值观、平息现代人浮躁的问题,让我们重新做回一个中国人(向善,兼顾集体,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年过八十的国学大师任继愈老先生说,这种教材,大陆根本做不出来。据悉,运作之初曾假设,如果找不到出版社来出,任继愈愿意凑一份钱,“我们自己来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傅佩荣:在台湾 “去中国化”尚未伤及文化筋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学教育在台湾,是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到大学,是连贯地在实施。大学之前主要是《四书》,到念大学,大一国文是必修课,以经、集为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主要由专门研究传统文化的大学教授编写而成,供中学生使用。儒家精神是入世的,强调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结合在一起,它和我们当下的现实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教给一个人基本的道德规范,简言之是“四维八德”(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教人立身处世。儒学在“人格”培养方面有非常好的方面,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谈“自我要求”,比如,人的价值在内不在外,不靠成功来界定。但灌输式的教育也有负面的一面,老师们选择朱熹注解,朱熹是宋儒的背景,这就可惜。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种国学教育谈及功效是有两点,一是让人知道,2000多年以来读书人都是靠这一套来安身立命的,很尊敬。二是面对当下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明白可以有这么一个“基础”来安顿自己的心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家所知道的,台湾目前推行“去中国化”,在文化上来讲,目前还只是伤及皮毛,没有伤筋动骨。如果未来8年仍然“去中国化”,就很该忧虑了。所以我们文化人很关心这一次选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台湾没有“国学热”,因为从来就没有“冷”过。台湾主要有这么几种方式推广国学,一是儿童读经,每年的比赛有几十万孩子参加;二是宗教界的推广,台湾各教派都承认儒家代表中国文化;第三,相关的民间讲学十分普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陆目前关注国学,“热”,是好事,唤起人们兴趣,同时也化解了“文革”对儒学的批判,不再认为儒学有害,但儒学,乃至整个国学怎么不错,为什么不错,没有去作讲解。我觉得要真正普及国学,两点很重要,一是,学者对经典有深入深刻研究,每一句话都能讲得通;二是经典要和经验相结合。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跟大陆的中学生没有过接触,但接触过高校学生,他们非常聪明,但对西方的东西不能看得全面,这是他们的“质”超过被文化所熏陶的结果,《论语》说:“质胜文则野。”台湾的高校学生们则是文化素养超过了纯朴的品质,这就是所谓“文胜质则史”。二者各有不足,因为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报记者 徐长云 采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编者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科教所将专题研讨“国学进入中学教育” tujian.org
受访人:叶匡政 《国学基本教材》主编,独立出版人,文化批评家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近几年自修国学,写了些相关文字。和钱穆、李泽厚、傅佩荣解注《论语》十几个版本比较过,这一套教材使我惊喜。一般的著作学术味重,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阐释少。于丹、李零也作了一些现代性阐释,但是从个人视角来解读,没完全传达出儒家的核心观念,不能解答怎么做中国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台湾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所有中学都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教材,他们重视人格陶冶,比如“孝”,如何孝顺父母;“友”,如何与人相处。而从那时起,台湾80%的中学都使用这一套教材。它与时俱进,阐释和现代生活紧密相关联,是十几位专门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大学教授编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大陆国学“虚热”,像于丹严格讲并不是研究传统儒家的,她的阐释是世俗化的,甚至有歪曲。余英时、杜维明等是论述儒家思想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可行性,并不是直接普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若跟台湾的少年交往,你会发现他们说话是优雅的。台湾高中生的古文水平比大陆的大学生水平都高。我个人看了这教材都深有感触:初高中的语文白学了。其实,当人年纪增长后,会发现曾经学过的白话文往往都忘了,但古汉语记忆深刻。因为2000多年的文化是用文言文来表达的,而文言功底弱,则难以进入我们传统文化的宝库。我自己现在重新开始背《四书》。另一方面,我们教材里白话文中的价值观是没有经过检验的。 tujian.org
现在社会,出现了价值观真空,比如成功就是有钱,幸福就是赚很多钱;而《论语》中讲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也是快乐;国学中的“德”,是维系社会的根本。教材将影响一代人,普及这套教材,将能够起到拨正混乱价值观、平息现代人浮躁的问题,它经过检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传播国学,是让我们重新做回一个中国人(向善,兼顾集体,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因为当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纷纷产生了身份认同危机,何以为中国人呢?应该是以国学为文化基础的人。我个人觉得随着《国学基本教材》引进大陆,大陆有可能进入国学革命的阶段。知识界乃至整个社会各层面,或许都会有所变化。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我所知,今年7月份,中国教科所应会开一个“如何让国学进入中学教育”的研讨会。一些在进行教改的省份开设选修课可能会选用这个教材。厦门的两所中学已开始使用这个教材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试用中学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学习一年后 学生们变文雅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受访人:林采凤 厦门松柏中学语文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最先我发现我班上转学来的台湾学生,他们传统文化的修养比大陆学生要好很多,很有礼貌,就想,是不是他们的语文教材和我们不一样,便委托学生放假时从台湾买教材回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从2001年开始搜集台湾的语文教材。他们主要是有三种,《中国文化基本教材》,这也是现在要出版的这套《国学基本教材》原来的名称,共6册,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台湾高中学生必修的;还有《国学概要》,分上下册,内容是《四库全书》,是文科学生要学的,另外我搜集了台湾各个版本的《高中国文》。比较之后,发现台湾的国学教育比大陆要好,有些科目选用的和大陆课本一样,但是析论和课后习题很不一样,很活,很贴近生活,有时在课堂上把两种习题拿出来让学生们做,一个班50个学生有49个学生愿意做台湾版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也是经过仔细比较,我觉得《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最适合用到选修课里。我2006年9月开始在高一年级开这门选修课,学生们很感兴趣,一年结束后,不少学生都问:为什么不再上这门课了?只是一年,我能够感觉到这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明辨是非、温文尔雅了;校长不止一次在行政会上表扬这个年段的学生有礼貌,懂事、很少有打架斗殴的事。我觉得是传统文化教学生们立身处世、做人做事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市民声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传统是基础 学西方得学精华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汪女士 现居武汉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2004年夏天作为合唱团成员去台湾做演出交流,见到一些台湾中小学生,整体印象是,他们行为文雅,很懂礼貌,很自律;中国其他城市的孩子怎么样我不太清楚,但确实比武汉的孩子文明一些。比如,有时一群孩子在一起说说笑笑,但一见有别的人群过来,说笑就小声了。在商场、超市等一些公共场所,进门出门他们会礼让他人,是无意识地自觉地礼让。如果是乘自动扶梯,他们会自觉地靠一边站,方便旁边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演出交流之后有一个环岛游。旅游车是一个大老板赞助的,老板的两个孩子和我们一起做环岛旅行。他们很乖,很有分寸,问他们话他们会礼貌地回答,不问,不会咋咋呼呼瞎说乱吵。他们同时很独立,去玩时也不用人照顾,游玩好了在规定时间乖乖地回来了。我想和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我觉得大陆学生像他们一样受些国学教育,很有必要。但不太同意回到尊孔读经。不可能完全回到传统的。现在都是地球村了,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合理之处,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形成新体系。现在孩子们对民族文化了解太少是一大问题,他们对西方的接受,多是生活方式、物质享受上的,很少接受西方文化的精华,很遗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报记者 徐长云 采写 tujian.org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