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国图工程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鹿桥:联大已逝,《未央歌》未央
2009-05-04

  当大余吻上宝笙的唇边我总算了了一桩心愿/只是不知道小童的那个秘密是否就是蔺燕梅/在未央歌的催眠声中多少人为它魂萦梦牵/在寂寞苦闷的十七岁经营一点小小的甜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黄舒骏这首广为流传的《未央歌》让大陆读者知道了鹿桥的同名小说《未央歌》———一本在海外华人世界热读了几十年的“青春小说”。 日前,《未央歌》按照作家鹿桥生前的要求以繁体字形式首次在大陆正式出版。西南联大已逝,鹿桥已逝,唯有《未央歌》未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钱钟书1938—1939学年在西南联大外国语言文学系开设“文艺复兴时代文学”和“现代小说”,当年听钱先生讲王尔德的外文系学生中有一位叫做吴讷孙的年轻人,几年后他以“鹿桥”为笔名创作了西南联大的故事《未央歌》,与师长钱钟书的《围城》遥相呼应。《未央歌》初稿完成于1945年初夏,作者当时大学毕业不到两年,仍沉醉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校园生活中:“我一心恋爱我们学校的情意无法排解,我便把故事建在那里。我要在这里诚敬地向我们的师长,同学,及那边一切的人致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鹿桥:一辈子的校园情结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鹿桥于1943年12月在重庆着手写《未央歌》,1945年初夏,于美国完成全稿,当时恰是作者26岁生日。孙伏园、柳无忌两位作家曾看过部分原稿,并予热烈鼓励。但这部书稿却飘荡了14年,1959年始在香港,由人生出版社初版,后由台北商务印书馆再版,到1977年为止,已出了十几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多少年来,许多影视公司都想把《未央歌》搬上银幕,然而完美主义者的鹿桥对此总有所坚持,他生前多次表示《未央歌》是描写1930年代,年轻人的纯真友情及无瑕的青春,文字的魅力唯美浪漫,他担心镜头拍不出那种氛围。也正是因为这种坚持,《未央歌》在大陆这边的出版一拖再拖,倔强的鹿桥却始终未点头,鹿桥始终坚持《未央歌》一定要以繁体字形式出版。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鹿桥自认是一个对中国文化极其欣赏的人,常对人说:“中国文学是如此的美,我们怎能不爱它?”靠着日记,他在国外多年,一直没有丢开过中国文字。每天,用笔,用思想,全力维护祖国的文字。他曾经沉痛地提醒说:“中国人不要老盼望外国人说你好或不好,不要迷信以外国人眼光来肯定中国文化或文学的价值。我们不会自骄到看不起别人,可也不能在精神上做了外国人的奴隶。中国文化的根,应该要深植在自己的泥土中。” tujian.org

  虽然半个多世纪以来,《未央歌》一直受到华语读者的追捧,但作家本人更情愿躲在美国乡下做个教书匠。鹿桥在耶鲁附近买一块小地,他亲自修建“延陵乙园”。他说,他们用的木材大都是旧木料。大家自己动手锯、刨、削、钉。房子在这边看,像是三层;在另一边看,又像是四层。这栋房子,他命名为风雨楼。每年暑假,鹿桥夫妇便带着四个孩子到“延陵乙园”度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未央歌》:烽烟下的青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黄舒骏曾回忆说,“(我)连续三天就把这本600多页的《未央歌》看完了。后来我上了台中一中,高一时我们班的导师在上课的第一天就为我们介绍《未央歌》这本书,说是希望我们高中三年能像《未央歌》里面的情境一样,感到幸福,感到温暖。这时我吓了一跳,心想怎么会这么巧啊……”谈到自己创作的歌曲《未央歌》,黄舒骏说,“当时我脑海中常会出现一些《未央歌》情境的画面,幻想着《未央歌》的作者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就好像是自己将来老了以后的写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1960—1980年代生活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大学生来说,《未央歌》深刻影响他们对于大学生活的体验与想像,“多少年来,台湾的同学爱用书中的人名给同学起外号。女生被推为伍宝笙的认为是无上光荣,并要从此更加努力,以副众望。男生被称为小童,立刻一方面得了同学爱护,一方面也被人好意地逗趣,说他不洗脸,穿破鞋,经常不穿袜子,种种无伤大雅的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未央”一词是何意?鹿桥1998年在台湾解释说,“未央”一词源于出土汉画像砖上所写的“千秋万世,长乐未央”,意为“过去的来源不知道,未来的结尾也不清楚”。抗战是艰苦的,而《未央歌》里的西南联大像一块世外桃源,在这个文字世界中,只有爱没有恨,只有美没有丑,只有青春没有苍老。也有人提出疑问,在那抗战的漫天烽火中,怎么可能有这样金童玉女般清纯的生活。鹿桥曾经的回答是,“我以为中国人最高的人生哲学,在最艰难的环境里,也绝不轻易承认失败,还要露出笑脸来表示,我们乐观得忘了愁苦,健康得忘了创伤。经人提起时再回头查看,愁苦的经验早已无影无踪,创伤早已平复了。于是又高高兴兴地去忙,去向更高的理想奔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鹿桥简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原名吴讷孙。1919年出生于北京,先后就学于燕京大学、西南联大,后为耶鲁大学艺术史博士,曾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圣路易华盛顿大学任教,从事教学与研究。2002年3月19日,鹿桥因直肠癌病逝波士顿,享年84岁。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五四之子”的鹿桥,精擅人性刻画暨生活品位的捕捉,小说、散文、诗、歌、书、画、田园设计、建筑、戏剧、电影皆有涉猎,鹿桥的中英文作品甚丰,中文著述除了《未央歌》之外,《人子》、《忏情书》、《市廛居》等亦广获好评。

tujian.org

  一本唐·吉诃德气质的书 tujian.org

  钱理群(学者、《未央歌》推荐者)

tujian.org

  我是在1980年代读研究生的时候有机会读到了小说《未央歌》,虽然过去了20多年依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小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文本、历史的西南联大校园生活,更接近于普通学生、老师的真实生活,它写的是男女间的青春故事、每个时代都不会过期。我们对西南联大有个认识的过程,在这些年来我们更多给它赋予理想化、神圣化色彩,所以能看到这样一个非常不同的西南联大文本感到非常有意思。虽然小说写的是普通人的生活,但是西南联大的那种精神依然在这些人中体现出来。但可能正因小说提供的是另一个意义上的西南联大,所以才使小说直到日前才出版。小说中有着浓厚的唐·吉诃德气质,学生和老师在那样严酷的条件下,他们对学术和生活的追求是唐·吉诃德式的,这和政治无关。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所有关于西南联大的小说中,鹿桥的《未央歌》是一部独特的抒情体小说,这种体裁小说在1940年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要以历史眼光看这本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何兆武(历史学家、思想文化史学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何兆武曾是西南联大1943级历史系的学生,而《未央歌》作者鹿桥是1942级外语系的,彼此见过面。何兆武前天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表示,当时的学校生活很艰苦,并不像小说写得那样田园,美满。他说:“可这是我们的错位,不是作者的错位,作者写小说可以想象,只要动人就可以。”他对读者惟一的劝告是不要带着历史的眼光去看这本小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者:石剑峰

tujian.org

     相关链接
    ·[活动]五一假期阮次山杭州上海签售
    ·5月3日下午1王立群西单图书大厦签售新书
    ·至上励合人气激增 清新写真即将上市
    ·"网络游艺 人机对话" —《顾群业
    ·新书:《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
    ·在别处生活,看一场角度爱情
    ·《约翰·拉贝画传》:他改变了无数人的历史
    ·李承鹏跨界不说球反成文学偶像
    ·易中天马瑞芳"对掐":我就是个出
    ·郝明义:现在只是数字化阅读“新石器时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