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全民学习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先富脑袋再富口袋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2009-04-30
  核心提示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强调“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扶持。”去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一些政协委员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位置日益凸显,职业教育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农村职教   需迈三道“坎”   关键词   认识 投入 管理   【现状调查】农业部调查,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七八年;2007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劳务培训的只占19.7%。民进吉林省委调查发现,在吉林省部分县(市),每年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技术学校的比例仅占毕业生人数的1/8左右,照国家规定的比例(高中和职高1∶1)相去甚远。以通榆县为例,国家划拨的培训资金不能全额支付给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本身由于多年生源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最必要设施和设备几乎空白。   “这是我们在深入全国各地的多个山区调研基础上提出来的。去年的14个调研课题中,涉及‘三农’问题的就有7个。”谈及农村职业教育,民革中央宣传部部长吴先宁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得很及时,我们就是要更多地关注农民脑袋有多少知识,口袋有多少钱。”   民盟中央副主席温思美委员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形成。但是我国农民整体上科技文化素质仍然明显偏低,大多数农民都缺乏一技之长。他认为,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素质偏低的矛盾日趋尖锐的现实,既是困难,也是机遇。   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民进中央史贻云委员认为,要培养新型农民,就必须尽快改变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的趋势。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和农业生产需要的职业教育。   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甘肃省主委赵俊委员认为,目前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难度不小,需要迈过三道“坎”:一是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认识和观念尚没有突破。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我国一直处于“次等教育”的地位;二是在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上尚显薄弱。一些农村职业教育业内人士形容,现在职教中心是“大楼空、设备空,专业多、学生少”。一些从事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师们不无感慨地说:“由于条件有限,我们只能在黑板上搞加工,教室里搞养殖。”三是在职业教育管理上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尚没有根本改变,农村职业教育亦然。这种体制已经严重束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委员建议】要把职业技术教育和基础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初、高中毕业的青年学生纳入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点评】中国的出路在农村,农村的出路在教育。   做一个“有本事”   的新型农民工   关键词   培训 上岗 转移   【典型事例】据统计,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1.3亿外出务工农民中,有2000万失岗返乡。作为全国三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之一,今年32岁的朱雪芹自身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范。1995年,朱雪芹高中辍学从江苏睢宁农村来到上海普陀区的华日服装有限公司打工,从最基层的缝纫工开始,通过从不间断的刻苦学习,其间两次去日本进修,最终成为上海市和全国的优秀农民工,现在担任公司工会主席和日语翻译。   “为什么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群体的影响最大?就是因为农民工的文化层次不高,技术技能相对欠缺。农民工普遍就职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这种企业如果没有技术支撑就很容易被淘汰,员工就会随之下岗。”“只有让农民工具备一技之长,他们才不用再为饭碗问题发愁。”一些政协委员及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   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人才的短缺,对此,民进山东省原主委、济南大学副校长张承芬委员认为,出现这种落差的根本,在于这些学校教育脱离农民生活,脱离农村经济状况,不能为农村学生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致使许多农家子弟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   解决当前农村职业教育问题,张承芬认为,关键是完善劳动准入制。对明确规定必须持证上岗的岗位,必须从取得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和相应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村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难题,另一方面,激励更多农村青年参加职业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左焕琛委员认为,没有农民工的参与,没有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我国要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他希望农民工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要注意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做一个能干、知法、懂法、用法的新型农民工。   【委员建议】积极探索“订单”、“定向”、“储备”等培训模式,加强培训与用工单位和就业市场的挂钩,以需求定培训,以输出带培训。   【点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抓住培训机遇   应对就业问题   关键词   多元化 网络化 市场化   【新闻背景】陕西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战略举措,大力实施职业教育“一网两工程”(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职业教育强县富民工程”和“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建立了“三中心一网站”,即陕西省职业教育就业服务中心、法律维权服务中心、为农服务中心和就业信息网,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法律援助、培训和信息服务。两年来,陕西省职教战线共引进致富项目164个,完成实用技术培训204.8万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185.6万人次。   农村劳动力转移关键在组织,重点在培训,难点在就业。   现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的田岚委员认为,推进农村职业教育需走多元化、网络化、市场化之路。增设岗位也好,增加培训也罢,国家对农民工就业要做长期规划,而不仅是权宜之计。各级政府进一步协调,统筹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与输出窗口,大力推行招生——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模式,建立起职业技能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衔接机制,努力建成集择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教育、就业后服务管理为一体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   一些委员认为,农村职业教育是和谐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形式。可以形象地将其比作社会的“蓄能站”,在经济震荡和产业调整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很好的“调峰”和“减震”的作用。在金融危机中,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农村职业教育也必将大有作为!   厦门市政协副主席庄威委员认为,国家拿出的4万亿元绝大部分是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危险程度较高的行业,以往也是工伤事故多发和安全事故多发的行业。其一线工人多数来自农村,文化程度较低,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的基本常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知之甚少。所以,为了确保基础建设工程质量,减少安全事故,必须把基础建设工程员工的技能培训、生产教育作为首要工作来抓。   【委员建议】深化认识,尽快制订全面的农民培训规划和实施方案。完善体系,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   【点评】抢抓培训机遇,应对“就业”危机。   诤言快语   在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的同时,还要加上“提高”二字。   ——温思美委员    更多地关注农民脑袋有多少知识,口袋有多少钱。   ——吴先宁委员    我们不能依靠“老农民”建设“新农村”,而是要培养一代新型农民。——史贻云委员    让农民工“先培训、后就业”,“先充电、后上岗”。   ——张承芬委员    经济不景气情况下就业困难、就业率走低,却是职业技能教育的良好机遇期。   ——庄 威委员    农民不增收致富,就像在跑步机上跑步,原地不动。   ——张连珍委员    应对危机,就业为先。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建立农民工就业援助机制。   ——李立新委员    将新型农民的培养与吸引、适用与重用纳入人才强国战略。   ——刘 凡委员    没有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我国要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左焕琛委员    部委回应   据了解,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规模将在2008年招生810万人的基础上,再扩大招生50万人,达到860万人。教育部要求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等措施,把招收有愿望的返乡农民工接受中等职业学历教育作为扩招工作的重要任务。   据悉,中央财政日前预拨春季学期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24.7亿元,预计受助学生1190万人。
     相关链接
    ·“彩虹”架起求知桥:远程教育在部队落地生
    ·社区教育:植根新农村建设沃土
    ·中职专业课程改革:让学生"乐学"
    ·京首个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招生 需参加成考
    ·北大清华等高校230多名保安获得大学文凭(组
    ·自学考试搭建起终身学习“立交桥”
    ·江西开展自学考试综合改革试点加大实践性考
    ·大四女生曝招生代理内幕 事先设计“吹牛”
    ·网络教育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成人求学主要途
    ·“居转户”细则出台 “新上海人”成考证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