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中职教育探索办学思路 凸显“四大亮点” |
2009-04-30 |
|
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汽修班的学生在上实训课。掌握专业知识并有着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让这些还有一年才毕业的学生已经被用人单位预定。本报记者 林萌 摄
2月26日,全国职业成人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暨职业成人集团化办学经验交流会将在海口召开。“海南是一个小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尤其是中等职业成人,起点低、基础薄。如今,全国性的职教工作会议能在海南召开,离不开近年海南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取得的历史性突破。”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感慨地说。
2007年,在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卫留成明确提出:“加强规划,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同年,省长罗保铭上任后的第一个专题调研就是发展职业教育。他在调研中提出,对职业教育要“重点支持、重点倾斜、重点发展”。在2007年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上,罗保铭更明确指出“用三年时间打好职业教育翻身仗”。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2007—2008年全省投入职业教育资金超过10亿元,中职在校生规模从2006年的7.89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11.56万人!
不仅如此,海南还逐渐探索出一些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思路。中职教育“四大亮点”的凸显,让海南这个小省频频吸引了世人的关注。
亮点一:
创新“三段式”培养模式
随着海南各市县纷纷新建职教中心,校舍等硬件问题迎刃而解,迅速扩大了招生,但其专业师资、设备的匮乏也成为了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短板。
为此,我省创新出中职教育“三段式”培养模式(即:一年级在县级职教中心学基础知识、二年级在省属骨干示范职业学校学技能、三年级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在全省推广。
从2002年至今,因省属龙头校、示范校的有效拉动,仅中职学校招生就带动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飙升11个百分点。此外,目前我省中职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已达95%以上,带动了其家庭脱贫致富。
亮点二:
整合资源“集团化”办学
在推进“三段式”培养模式的同时,为改变分散办学局面,海南加快了职教集团化发展的步伐。我省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引导中职学校以专业为纽带,自愿参加为原则,以重点骨干学校为龙头,联系市县职教中心和相关学校、企业,组建了机电、旅游、农业、商贸、财经、工业、卫生、信息技术和华侨等9个专业性职教集团,参加集团办学的有70多所学校、300多家企业。
集团化办学将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企业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办学,给学校带来了活力,拓宽了师资队伍。此外,学校也可以根据企业的就业信息,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就业命中率。
亮点三:
培养农村“双带头人”及涉农专业免费
利用省农业学校等中职校为平台,我省从去年开始举办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村官班”,主要为农村培养基层干部和农民致富的“双带头人”。目前全省已经有4000多农民参加了”村官班“的学习。这种培训办到农村,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的模式,解决了农民没有时间脱产进行学习的难题,很受群众欢迎,中组部也对该培养模式表示了肯定。今年起,我省将扩大范围,对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全日制在籍涉农专业 (含 “双带头人”涉农专业学历班)一、二年级学生都免除学费。
亮点四:
完善机制推进可持续发展
制度建设是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近日,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做了进一步的规范。中职教育被纳入长效机制的保障下。
如我省规定市县职教中心公用经费标准,创新教师引进模式,设立专项资金,引进“三特”(特岗、特聘、特邀)教师,吸引社会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中职学校专职或成人专业教师,缓解中职学校专业教师不足的矛盾等。“目前我省中职教育仍存在一些困难,没有这些规章制度和标准,解决起来就无章可循。”胡光辉说。
(本报海口2月25日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