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什邡职业中学苦练内功带来灾后生源火爆 |
2009-04-30 |
|
“我们就是要送孩子读职中”
——什邡职中苦练内功带来灾后生源火爆
地震后,什邡职中依然开设了实训课。图为两名学生正在缝制手提袋。本报记者 李益众 摄
2月24日,灿烂春阳肆无忌惮地洒在程超羞涩的脸庞上。这个15岁的男孩本该坐在初中的教室里准备中考,然而他却选择了职业学校的春季招生,在母亲的陪伴下背着行囊来到四川省德阳市什邡职业中学。
在密密麻麻的活动板房旁,程超的母亲李先芬告诉记者:“程超的堂兄以前也读的是什邡职中,后来考上了电子科技大学,现在杭州工作,每个月能拿到七八千块钱。”程超对记者说:“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将来要在什邡开一个店。”
2月9日是什邡职中招生的日子。学校预计招收1000人,前来报名的学生达1400余人。由于师资、场地等限制,学校绞尽脑汁也只能勉强收下1200人。
“地震后,我们的学生反而增加了。”什邡职中行政办公室主任尹福泉自豪地告诉记者,以前全校学生有3800余人,现在达到4300余人。到了课间,什邡职中的校园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男生在煤渣铺成的平地上追逐打闹,女生则喜欢三五成群地一边闲谈一边享受着春日艳阳。
地震后,学校的房子损坏了,条件更差了,为什么家长送孩子读职中的热情反而高了?
什邡职中校长周启垠认为,有3个主要原因:第一,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出台政策扶持职业学校,还免除了职校学生的很多费用。第二,地震后,又出现金融危机,就业变得更困难,很多父母把眼光投向了职业中学。李先芬的说法印证了周启垠的话,她说:“我们就是要送孩子读职中,扎扎实实学一门技术,将来好找工作。”
说到第三个原因,周启垠神采奕奕。他说:“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职业学校自身的努力:苦练内功,狠抓质量。学校的管理、师资、设备、就业率等方面提升了,家长和学生才会信任你、选择你。”
学校苦练内功的切入点是改革管理模式:一是改革用人机制。现有公办教师尽可能地聘用,同时面向社会大量招聘应届大学生和技术工人;二是改革分配机制。制定新的分配制度,彻底摈弃“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旧做法。
记者来到服装专业实训车间,看到一群十五六岁的女孩正熟练地操作机器。指导教师在林立的缝纫机中来回走动,指导学生们制作手提袋。
“地震后,板房不够,我们想尽办法拓展校园空间,甚至把教师办公室也腾出来给学生搞实训。”周启垠说,学生掌握了技能,综合素质提高了,就业就会畅通,生源自然就会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本报记者 李益众 王亮 实习生 陈果 2月24日发自四川什邡市
《中国教育报》2009年2月25日第2版
记者一线:睹平武县永久性校舍重建:一根柱子里28根钢筋
记者一线:“内外结合”抚平创伤 北川师生重建“心灵家园”
高技能人才持续走俏 技校招生渐成“热门”
学生还未毕业企业上门预订 提前到企业顶岗实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