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计划经济思维发展职业教育的观念该转变 |
2009-04-30 |
|
江苏盐城市属职业院校学生的国家助学金迟迟拿不到手,显示的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恐怕还是地方政府用计划经济的思维办职业教育导致的必然结果。
得知国家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后,盐城市委、市政府立即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便是:集中财力、人力、物力,建立可容纳8所职业学校、近10万学生入住的职业教育园区,打造全国“蓝领”人才培养基地。
为尽快实现这一宏伟蓝图,政府决定把一些区县所属职业院校收回到市里,于是在短时间内,盐城10多所职业院校纷纷扩招,全市职业教育规模立即呈现了蔚为壮观的景观。何曾想到,省里一纸关于国家助学金财政分担细则的文件,让盐城市一下陷入了两难境地。为了重获省财政补助,盐城市不得不拿出新的应对措施,将收归上来的职业院校又重新下放到区县。
看上去,这些职业院校就像弱小无力、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儿子”一样,一会儿被“老子”抢走,一会儿被“老子”退回。总而言之,“老子”想怎么样,就得怎么样!
这种用大一统的观念来发展职教的思路和做法,计划经济时代所遗留的思维特征特别明显。
首先,在很多领导者心目中,大,就意味着好,就意味着强。这几乎成了一种思维定式。但凡政府想做的事情,都是绝对要往大做的大工程、大手笔。不管过去的历史状况如何,也不管现实的条件如何,动不动就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建园区、上集团。结果是摊子铺得特大,政绩光芒耀眼,至于是不是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财力实力相匹配、相适应,并没有人去深究;至于决策失误造成的乱折腾和经济损失,也没有人出面承担责任。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强势的政府真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这也是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习惯的行为方式。政府可以明着运用看得见的手,任意调配资源,任意组合或分解。在政府面前,学校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办学实体,而是政府棋盘上可以任意摆布的棋子,想把你移到哪儿,你就必须走到哪儿,绝对不能不从。
教育是一门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科学,职业教育亦然。而且职业教育是距离社会需求最近的教育,是最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可以形成特色的教育。政府部门是不是不要那么急于求成,给职业教育提供相对宽松一点、容它自由生长的空间,也许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职业院校,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