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实施“职教扶贫”——把“金饭碗”送进村 |
2009-04-30 |
|
图为江西南康农民在“南康市农民学院”免费接受空调维修技术培训。许朝阳摄
每年寒假应该是各个学校最轻松的日子,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红星村小学却人声鼎沸,为期15天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班就在农民家门口开班了。除了大年三十和初一,清远市高级技工学校的老师天天来村里授课,两个班共培训青年农民100多人。完成培训课程后就能免费考取初级工证书,开年后可到附近的一家电子厂上班;如果有农民朋友想进一步深造,可以采用“学分制”方式,利用周末时间修满学分再考中级工,此举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将之称为“送金饭碗进村”。
今年春节,广东许多地区的农民都能看到这样的公告:凡16岁—45岁村民,均可到当地村委会报名,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培训,专业有电子、商品营销、家政、缝纫等。
以前,每年都有一些农村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后就终止了学业,主要原因是家里贫困无法继续供孩子学习;而广东在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帮扶工作中发现,与其帮他们“家有万金”,不如帮他们“一技在身”。许多家庭如果孩子能学到一技之长,能在珠三角地区就业,那一家人就可顺利“脱贫”。
2004年开始,广州在其所辖的从化、增城市山区,招收200名贫困生入读技校;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等费用全免,整个学习阶段人均将享受近2万元的各项费用资助,此后招生人数增加到400人,从“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目前早期的学生均完成学业并在珠三角的企业工作,许多人已成为业务骨干,家里贫困状况得到很大改善,许多人已经挑起了家中经济重担,智力扶贫收到良好效果,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
从2008年起,广东45周岁以下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均可享受由政府补贴的一次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广东省政府将为每个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支付1400元左右的培训经费。
34岁的刘妹来自广东云浮的偏僻山村,由于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就回家务农,后来又进城打工。去年6月,她报名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免费技能培训。学缝纫,这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切切实实地改变了她的生活,掌握了一技之长的她将到珠三角的服装企业一显身手。
目前,广东全面实施“职教扶贫”制度,珠三角地区每年对口接收各地5万名以上贫困家庭子女就读职校,对口扶贫市至少安排200名学生免费入读,智力“扶贫”的成果正在全省放大。(本报记者 李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