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重内涵建设带来高就业率 |
2009-04-30 |
|
用人单位介入教学计划 学生实训基地建到企业
本报克拉玛依12月26日讯(记者 蒋夫尔)今天上午,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与新疆广汇集团液化天然气发展公司签订了一份人才培养“订单”,提前录用该校5名学生。记者从该校了解到,今年下半年以来,学院与企业已签订10余份就业订单,超过了去年同期。
面对金融风暴的冲击,该校学生就业为何能“一枝独秀”?学院院长王和解释说:“这是8年来学院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使培养的毕业生素质高、技能强。”
如今,在新疆,提到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知道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那是个品牌学校!”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校的录取分数高,二是毕业生就业后的工资高。2008年,学院录取分数线高出专科控制分数线近130分,最高分达到556分。另外,学院毕业生的薪酬也让很多人羡慕,工作第一年平均月工资就达到2500元。
在办学过程中,学院始终把内涵建设放在首位。尽管生源火爆,但学院没有盲目招生。面对热门专业,学校也没有盲目开设新专业,而是根据办学特色整合专业,力争办成精品。学院的石油工程、石油化工、汽车工程、电子工程等39个专业方向,都紧紧围绕石油化工产业。
在教学改革中,学院实行“一体化”教学,让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步;根据新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就业市场需求,对专业结构和教学计划进行全面调整和整合,用人单位和专家提前介入教学计划制定、专业结构调整;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为一体,变实验室为课堂,变课堂为实验室;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也结为一体,学生在边学边练中学知识、长技能。
职业院校在办学中都面临实训难题,有的专业自己建不了实训基地,由于安全等原因,生产企业又不愿接受学生实习。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制定了“校企共享,教训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学院石化系多年坚持与独山子石化公司合作办学。新生到校后,先到独山子石化厂观摩,了解生产环境,认识流程,感受企业文化、生产工艺、生产装备,把学生拉到车间边看边讲,操作技能训练先进行仿真训练,使学生有感性认识。最后一年,学生到厂顶岗实习,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实际操作。学生李同云说:“经过校企互换学习,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达到高质量要求,顶岗实际操作起来,也得心应手了。”
如今,在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39个专业方向就有针对这些专业特点的39个人才培养方案,这些方案都有“校企共育”的特点。有了适应专业特点的培养方案,学院投入6200万元建设了99个校内外实训基地,满足了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在办学过程中,学院并不急着与用人单位签“订单”,而是等学生在“大平台”学习结束,转向“小方向”阶段学习时,才与企业签“订单”,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按照这种方式,学院先后与新疆油田公司、独山子石化、吐哈油田、中油化工等60多家企业开展了合作。王和认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可靠保证。
5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年比一年高,始终保持在95%以上。高质量毕业生带来了高质量就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近90%,用人单位和家长满意度都超过了85%。由于为新疆石油工业培养的人才广受欢迎,学院被誉为“新疆油田黄埔”。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