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jian.org
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参加车工决赛的选手正在比赛中。徐元宾摄(人民图片)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教给学生一门技能,带给学生一份信心。在北京电气工程学校校长刘淑珍看来,两者相辅相成,同样重要。这所职业教育学校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学生们成长为技术工人,大都找到了发展的方向。“这和把一个孩子送到清华、北大,有着同样的成就感。”刘淑珍说。 tujian.org
1984年,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由一所普通中学转为职业中学。从那时起,刘淑珍已在职教岗位上度过了25个春秋。“这些年我们走得很艰难,但也很坚定。”她坦言。 tujian.org
说艰难,不仅有自身发展的挑战,还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职业教育学校至今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认可。刚进校的学生大都心理比较脆弱,对前途缺乏信心。”刘淑珍的话语中多了一份沉重,“老师们的首要任务,是让他们变得阳光起来。职业学校在这方面花的精力,比其他学校要大得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说坚定,刘淑珍有着不变的信念,“我始终认为,职业教育是一条成才之路,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生存发展机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敏锐地捕捉社会需求,才能为学生们勾勒出明天的希望。这是学校能够一路走来,渐成气候的关键因素。“我们培养的,是社会发展所急需的现代工业服务技能人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楼宇智能化技术、电气设备运行与管理、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酒店机电设备维修、数字多媒体技术……“这些年北京新建的写字楼、办公楼、宾馆如雨后春笋,各种电气设备迅速升级换代。如果没有大量具备新知识、新技能的技术工人管理维护,这些新设备就无法发挥效能。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时差’,导致了人才断档,我们学校的专业设置恰好填补了空白。”刘淑珍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每年,学校都有一批优秀毕业生进入外交部、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首都机场……即便今年就业形势严峻,但截至3月底,已经有80%的毕业生被推荐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上。“目前每周都有用人单位来学校招聘,预计到6月底,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去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拥有一技之长,学生们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同时,也希望职业教育和技术工人能够得到社会的更多尊重。这样,我们会更快乐。”刘淑珍说。(本报记者 赵永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