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循国史发展方向加强国史理论建设 |
2009-04-03 |
|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是坚持和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的典范,是科学认识党史,积极探索党的执政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纲领性文献。由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所决定,党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以下简称国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因此,这一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党史的科学论述,对于国史研究和国史学科建设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国史发展方向,深刻体现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表现为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转化为中华民族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意愿与国家意志。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85年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和中国人民的根本要求,依据发展变化的实际,明确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目标和任务,不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指明前进方向。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世界社会主义方兴未艾、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的国际局势,面对中国百废待兴的局面,我们党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大势和广大人民的意愿,成功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面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党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及时实现了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果断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紧紧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意志与人民意愿和时代要求相结合,就凝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目标,沿着这条道路,向着这一目标而奋斗,就不断形成并创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把握国史发展方向,离不开国史研究。国史研究的繁荣发展,是需要科学的国史理论引导和支撑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国史理论建设。在这一方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也为国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日益广泛而深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则为国史理论建设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思想认识素材;国史研究从党史研究中兴起和发展起来,并与党史研究密不可分,国史理论建设应从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史的论述中汲取理论营养。 国史理论是关于国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论体系,它主要包括国史观、国史哲学和国史研究的学科理论与方法论。其中,马克思主义国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国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国史哲学主要是以国史本体论和国史认识论为主要内容的历史哲学分支。国史理论建设通过国史研究,并建立在国史研究发展的基础上,而建立在国史观和国史哲学基础上的国史学科理论,才能够不断走向成熟,更具战略性和前瞻性,从而焕发学科强大的生命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