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始建于1420年的天坛,到建成于2008年的鸟巢,时间跨度588年。可在世博会北京馆,这个华丽的转身只用了16秒。
建筑会变形,这在世博会历史上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昨天竣工的北京馆,却恰恰打破了建筑的固有格局,让它展现出了4种不同的风貌。天坛、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在5分17秒之间,北京馆展现出了震撼、浪漫、沉稳、神秘四种气质—而这种多元和变化,正是北京的魅力所在。
印象 分分秒秒都在变
蓝天,白云,鸽哨声声,层叠宝塔状的天坛巍然屹立。参观者走进世博会中国馆1号门入口,半月形的北京馆即映入眼帘。
老北京的吆喝声过后,这个宝塔状的天坛收拢身姿,幻化成了喇叭口形状的鸟巢。击缶声起,盘根错节的钢柱盘绕上来,“哗啦”一下,璀璨的烟花点亮了鸟巢内外。
接着是一片湖蓝,熟悉的“水立方”造型跃然眼前,滴水在扩散,鱼儿在游动,颜色渐绿,水立方仿佛变成了一片夏日荷塘。
夜幕降临,流星划过,绿色的“水立方”被星空下的“大剧院”所取代,方方正正的外观也瞬间变成了圆形的穹顶结构,音乐声起,一片流光溢彩。
“仅用5分钟17秒,北京馆就能为观众呈现四次‘变形’,让参观者感到常来常新。”北京参博运行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世博会北京馆在上半部分安装了80个可移动的LED屏,屏体翻转变化的同时,屏幕上同时呈现各种造型所需要的色彩和图像,令模拟造型亦真亦幻。
在中国馆内的各省区市馆中,北京馆是惟一一个外观造型可以变换的展馆,即使是在世博会的众多展馆中,北京馆也独树一帜。
“变化展现了活力。”北京市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徐玉伟说,这是个有生命的建筑,它体现了北京内在的生命力,也反映了北京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不断创新的理念。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建筑本身就是个展台,观众不用进馆,就能体味出北京的内涵。
创意 80后的逆向思维
看到绚丽的北京馆,连主设计师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要知道,当初这不过是画在一张A4纸上的四个小格子。
都说世博会是设计师的竞技场,从2008年5月起,设计师团队就开始“假题真做”地琢磨着世博会北京馆应该怎么设计了。2009年5月,创意变成了标书—一个属于80后的“变形金刚”。
主设计师今年刚30岁,其他团队成员都是80后,在他们眼里,过去的建筑形态都太单一,无论是简约、复古还是民族特色的,都没跳出传统建筑那个圈,而他们要做的,是个颠覆性建筑物。
“可能因为是‘左撇子’的缘故,我凡事都习惯于逆向思维。”主设计师说,他的最初想法,是把会展业的内部布景技术应用在建筑的外形上—用会移动的LED屏作为建筑外墙,在移动过程中,实现变形。
建筑的外形包括四个方面,体量、造型、材料、颜色。世博会北京馆的建筑面积被限制在600平方米以内,而移动的LED屏,可以同时改变造型、材料、颜色三个方面,以实现一个建筑的角色转换。
好的设计还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如何理解北京?”即便是从小生活在皇城根底下的北京人,也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北京。这个城市的魅力何在?最终的设计决定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这一主题来选择标志性建筑。
设计团队先设想了一个圆形的“毛坯”,然后大胆地让它变化成鸟巢、天坛、国家大剧院,这些都是以圆形为基础的建筑。他们还想加进水立方,那是“科技北京”和“绿色北京”理念的完美结合,可它却是个“方盒子”。
这一难题让设计团队大费周折。不过他们没有知难而退,在新的设想中,LED屏除了前后移动外,还要旋转起来,这样圆的就能变成方的了。
虽然投标单位各显其能,但这个大胆的设想在37家知名设计公司组成的21个团队中脱颖而出。2009年9月,“动”方案成为了世博会北京馆最终的设计方案。
“这个点子实在是太妙了。”徐玉伟说,在150多年的世博会历史中,从来没有哪一个展馆能变换外观,这个方案独辟蹊径。
“如此重要的一个空间,能让我们这帮小年轻来发挥。”主设计师说,他觉得自己很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