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4日电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牢牢把握“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个总要求,问需于民定课题,问计于民解难题,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尖扎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多渠道、多形式动员和引导群众就城镇建设、旅游文化开发、改善民计民生、新农村牧区建设等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为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建议,尖扎县开通24小时“金点子”热线,开设“金点子”征集邮箱;印发“我为尖扎科学发展献一策”征集表(藏汉两文);发放科学发展观调查问卷,开展“进村社发千卷访万人”问计于民活动。据统计,在问计于民活动中,尖扎县共发放“我为尖扎科学发展献一策”征集表1048份,回收率为98.2%;发放意见建议征求表1451份,回收率为89.5%;发放调查问卷725份,回收率为91.2%;征求到各类意见建议共629条,经初步归纳梳理为120条。 目前,尖扎县有关单位及个人已撰写完成《对尖扎县农牧民增收问题的几点思考》等17篇调研文章。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正在开展《尖扎县小城镇建设的回顾与思考》、《对尖扎县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内涵的若干思考》等75个专题的调研。 洱源县是云南省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县和大理州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洱海水常年径流总量的70%来自洱源。县委书记许云川说:“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围绕生态立县来进行。”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洱源县围绕生态建设,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回顾总结四个阶段的目标任务细化为29项具体工作,明确每项工作的具体验收标准,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并根据各项具体工作的轻重,将96分考核分具体到29项工作中,留下4分由检查指导组综合评定给分。每个阶段考核一次,验收合格才能转入下一阶段。 同时,洱源县全面推进生态设施体系。将矿产加工业调整布局到非洱海流域;成功实施了“农户交费、政府补助、袋装收集、定时清运”的农村垃圾清运模式;加强农村新型能源开发,现已建成中温沼气站5座、沼气池600口。 都江堰市是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以“建设灾后重建的样板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载体,开展了“科学重建大讨论”和领导干部“五个一”活动——进行一次群众走访、记一篇民情日记、开展一项专题调研、撰写一篇调研报告、到联系点作一场学习辅导报告,市委领导带头进机关、进企业、进村社,征集意见建议、收集典型做法、汇集对策措施。目前已开展“夜话”和恳谈会45场,记“民情日记”280余篇,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135个。 重建不是重复,都江堰市在“科学发展上水平”上狠下功夫。他们汇集全球10家顶级规划设计联合体的先进理念和优秀成果,按照“安全、经济、实用、省地”要求,科学编制了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同时,突出产业支撑,持续性推动重建。今年1至4月,都江堰市旅游人次和综合收入恢复到震前的90%和70%,拉法基第三条生产线等48个工业项目加快建设,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前4个月,全市生产总值已恢复到去年同期96%以上。 都江堰市坚持以人为本,优先解决民生问题。目前,农房已开工重建39516户,完成目标任务的94.7%;城镇安居房已开工建设230万平方米、24个项目,即将开工建设110万平方米、7个项目。 本溪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双结双带”活动作为该县学习实践活动的载体之一。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县乡各级党组织与村级党组织结对子,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各级党政机关党员、干部、职工与农民结对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本溪广大县乡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农村,变以往“号召农民干”为“领着农民干”。遇到投资困难,机关干部出资,农民出力,风险由机关干部承担;遇到技术难题,机关干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找专家到现场指导;市场出现波动,机关干部与农民一起应对。 县林业局的总工程师赵玉福和杨国清结了对子。在赵玉福以及县林业局、农村经济发展局的支持和帮助下,杨国清种植药材资金有来源、技术有靠山、销售有渠道。他一共种植了120亩五味子、300亩林下参、50亩刺五加、20亩辽细辛,成为远近闻名的“药材大王”,年收入在40万元以上。 截至目前,全县已结成“双结双带”对子3941对,发展致富项目1991个,直接带动农户2.5万户,每年可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142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450万元。 (综合人民网记者陈沸宇、徐元锋、刘裕国、肖遥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