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新华社记者 罗沙、程群、向志强、华晔迪、周楠、吴晓颖、王艳明)元宵佳节的到来将兔年新春推向高潮,人们逐渐开始步入新一年的正常生活中,而此时,一年一度备受关注的全国两会也即将拉开帷幕。新华社记者近日奔赴广西、广东、四川、湖南、北京、甘肃等地,走到普通百姓当中,倾听他们的所思所盼。孩子上学、老人看病、买菜购物……对于今年的两会,人们有着太多太多的期盼。
盼“安居梦”早日成真
“政府不能坐视年轻人像‘蚁族’一样生存,过‘蜗居’生活,我们有责任让发展成果惠及新就业的年轻人。”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在河南省2011年两会上坦言,2010年郑州市商品房价格比上年增长25%,房价上涨太快了。
在地方两会上,代表委员普遍认为,只有“市场”和“保障”两条腿平衡走路,同时有效抑制商品房价格,才能圆百姓“安居梦”。
32岁的湖南衡南县人谢显国携妻带女在广东东莞一家童车厂已打工四年,尽管经济暂时还不宽裕,谢显国还是希望有一天能在东莞买上自己的房子。“现在东莞的房价平均都得7000到8000元,买房离自己太远,希望在国家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势头能被遏制。”他说。
“还希望今年的两会能促进相关政策出台,多建一些廉租房,在我们这些暂时买不起房子的人梦圆之前,能有一处租金相对便宜的住所。”谢显国说。
盼物价不再“一骑绝尘”
“前段时间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涨得太快,感觉一天一个价。平时吃的油、米、面粉等,价格也在飞涨。”身为广西一名普通的公务员,黄鼎军掰着指头对记者说。
“每年春节都会给小孩买烟花玩,相同种类的烟花,前年卖87元,去年涨到了110元,今年过年价格居然涨到180多元。工资的涨幅真是跟不上物价了。”
“80后”成都市民林凌告诉记者,虽然她月收入3000多元,但依然感到生活压力很大。“去年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一路飙涨,经常是去超市花了100多块钱,但感觉买不到什么东西。”
在各地刚刚结束的地方两会上,如何稳住物价,早已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有的地方政协委员就提出,稳定物价要从百姓餐桌开始,一边是稳定食品价格,一边应完善食品补贴制度。政府可考虑编制“菜篮子价格指数”。根据指数变化,对低收入居民及时采取价格补贴措施,通过科学调控解决补贴的随意性和滞后性问题。
“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调控物价,特别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价格。”对于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黄鼎军期盼地说。
盼“学有所教”落到实处
“现在上个幼儿园简直就是在考验家长的能力和财力,公立的进不去,民办的收费比上大学还贵。”北京一家幼儿园的门口,一名家长无奈地说。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日益突出的学前教育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国务院2010年底印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
对于谢显国来说,教育公平更是他对今年两会的期盼。“希望务工人员的子女也能同当地孩子享受到一样的教育待遇,减轻负担,务工人员才能安心工作。”
盼医改“决战之年”见成效
“上个月小孙子发烧了,输了两天液,就花去了400多块。”说起“看病”这个话题,家住成都市金牛区的徐婆婆有一肚子话要说。
“希望政府提高大病报销比例、增加药品价格透明度、降低看病费用。”徐婆婆说。
长期以来,“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是老百姓最关注的热点之一。从2009年开始的新医改,今年将步入决战阶段,冲刺公立医院改革等五项重点改革任务,让老百姓享受到医改带来的更多实惠,为实现2020年医改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县长李祥红新春期间深入基层,在多方听取百姓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两项关于做好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建议,准备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江华地处湘、粤、桂三省(区)接合部,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较多。由于贫困,一些慢性疾病病人难以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往往等到病情严重后才发现。
“希望国家能将江华列入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同时列入全国中医工作示范县,推动瑶族群众慢性病防治工作。”李祥红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