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排出重构出版格局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力促出版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已经打响。
全球金融危机寒意正浓,可1100多家参展团还是热情空前地赶到济南,参加第1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山东出版集团出版部主任姜彦波,一看到会场上人潮涌动、30多万本各类书籍像小山丘一样绵延不绝,他心里就更有底儿了:“各地出版商都来了,也有合作的空间;在经济危机下书也要看的,它是精神的家园。”
中国出版业历经60年发展,目前进入体制改革的实质性攻坚阶段,目前已有24家出版企业、1000多家报刊要逐步打破事业单位的铁饭碗,铁定心思“闯市场”。其中,30家省级新华书店已完成转企改制,11家出版、报业和发行公司通过上市实现融资240多亿元。
成就摆在面前,可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却高兴不起来。他说,现在束缚出版业快速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不少:“一是出版单位普遍规模较小,活力不足;二是单品种的发行量太小,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出版产品不多;三是资本实力不足,难以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因此,要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加快发展、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掌握话语权,就必须重构出版新格局。”
柳斌杰在这届书博会上提出了重构出版格局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所有省市区和大学所属的图书、音像和电子出版社及其他经营性出版单位,今年年底前要全部转制为企业,中央部委所属的148家出版社明年年底前也要全部转制为企业,一部分要实现脱钩、重组。、其目的就是要尽快摆脱出版社部门所有、游离于市场之外的困境,把这些企业解放出来。”(记者柴安东
山东台翁平亚)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重构出版格局是中国出版业发展必然选择
柳斌杰:我国出版业现行体制是非事业非企业的怪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