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安徽无为
■来京时间:1988年
■职业:居委会事务助理
董学法是劲松中社区的名人,对他的故事人们如数家珍:义务通管道、勇斗偷车贼、保洁护平安……居民不知道他手机号码的少,打架纠纷,噪音扰民,租赁扯皮,宠物咬人,管道堵塞……他管的事比110还多。
“有困难找小董”,是当地居民多年的口头禅。
老家在安徽的董学法,来京务工20年,在北京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首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4年雅典奥运会火炬手、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形象大使……
见到小董是在社区505号楼王大爷家。
小董不小,今年他正好“不惑”。街坊邻居习惯叫他小董,成了官称。
“叫了17年,改不了口了。”董学法笑着回答。不笑不说话,小董让人总觉得那么亲切。
王大爷的老伴瘫痪长期卧床,唯一的女儿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在身边陪伴,平时都是靠王大爷独自照顾老伴,董学法经常来帮忙。
上个月,王大爷下楼时不慎把腿给摔折了,照顾二老的重任落到了董学法的身上。
“老太太长期卧床,要喝稀的;王大爷牙不好,不能嚼太硬。”细心的董学法把买来的粥盛在碗里晾一会儿后,帮老太太围好围嘴才端上来。接着掏出饭盒,菜是肉末豆腐和清炒油麦菜,米饭特意蒸得软软的。老人吃饭的时间小董也没闲着,边陪老人聊天,边顺带着把家里收拾了一下。等饭吃完,把碗筷洗了带走,晚上送饭用。
临走时,王大爷还惦记着给小董闺女100元钱,董学法笑着婉拒了,“债去年就还清了,大爷您别操心了。”
原来,小董的闺女从小就体弱多病,2003年由于注射疫苗引发过敏性紫癜,住院治疗花掉了近7万元。这笔钱对于月收入不到2000元的董学法一家来说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东拼西凑才凑了一半,还背了一身债。
关键时刻,社区居民们纷纷慷慨解囊,你一百我二百,帮小董一家渡过了难关。“这笔钱我没法还,只能努力工作回报大伙。”
离开王大爷家,董学法急忙跑到隔壁503号楼下,一位老太太正提着菜等着。小董掏出一大串钥匙,将其中一把交给老太太,原来,他拿的是别人家的大门钥匙。
“我经常手里攥着四五把钥匙,都是老人出门买菜怕丢放我这里,回家就打电话取。”董学法说。
董学法是个闲不住的人,只要没事儿就在社区里转悠。从早上5时到夜里11时,每天都要遛上个十几二十趟。听小董介绍,就好比阅读着一本社区百科全书,点点滴滴都融入其中。整个劲松中社区一共有25栋老楼,住了2000多户,6143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了四分之一多,东西南北一共11个门,40余个垃圾桶,宠物狗有120多条……一组组数据脱口而出。除了刚搬来的,每位老住户董学法都能叫出名字。
在居委会分工中,小董分管社区治安和卫生。近年来房屋租赁增多,小董也兼外来人口管理。
“我也是外地人,交流起来比较方便。”手上的活数量多且繁杂,小董正在考虑把卫生工作转给别人。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只要干一项,就得把工作做好做到位,这是他做事的原则。
17年来,小董曾经与不法分子搏斗50余次,17次负伤。他抓获过抢包、偷手机、偷摩托车、偷自行车、溜门撬锁、兜售淫秽光盘之类的不法人员100多人,截获摩托车、自行车等各类赃物500多件。
出了名的他成了很多企业和单位的中意人选。有人介绍他去外企看管库房,收入是目前的3倍,他没答应;派出所聘请他当巡逻队长,他也婉言谢绝。17年居委会一共换了4拨人,只有小董是“四朝元老”。
“社区就是我的家,他们离不开我,我更离不开这个‘家’。”这句话小董已经说了很多年。这不,刚转悠着,一位大妈叫住了他,原来她家热水器管道需要更换了,想请小董帮忙看看。
十几年社区服务,他已经练就了十八般武艺,谁家里家具电器有什么小毛病都愿意找他解决。
“您别着急,我拿了工具马上就去。”董学法笑着答应了,依然是那么亲切。
本报记者 刘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