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城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六个新突破 |
2009-04-29
|
|
人民网广州4月27日电(罗艾桦、卜永彪)广东省增城市荔城街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按照“乘势而上、真抓实干、整改落实、巩固提高”的主题,以更突出荔城实际,树立“建设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打造山水文化休闲城、推进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学习实践活动工作目标,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各项工作统一到保增长、促发展上来。荔城街在充分研究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分析制约荔城街科学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努力实现的“六个新突破”。
一是新城区建设有新突破。增城是广州实施“东进”战略的主战场,是广州市建设“首善之区”的重要力量。市委市政府利用中心城区南拓,加快增城南部和增江西岸的开发,把新城区建设成为广州东部地区文化旅游居住新城和增城市政治、文化、教育中心。通过建设具有广阔辐射和影响力的新城市中心区,发挥中心龙头作用,带动整个增城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新城区各项建设工作中,荔城承担着重要角色,当前正加快推进增江河西岸景观大道、外环路以及新城市中心湖景路建设,完善交通网络。增江西岸景观大道是亚运会龙舟比赛场地的重要通行道路,也是“增江一河两岸”重要景观性道路,目前道路的土方工程、护坡及挡土墙工程、路面及人行道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基本完成,预计今年4月内全部工程竣工。下一步,将尽快完成增江西岸综合改造整治工程,加快“鹤之洲”景区建设,大力推进增江河700亩天然浴场、800米观景长廊、游船俱乐部、水上运动训练基地等项目建设,搞好3000亩荔湖周边以及市民花园的相关配套设施,拉开30平方公里新城市中心发展格局。
二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新突破。着力抓好《增城市新农村规划建设与农村建房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下决心解决好农民新房“在哪建”和“怎么建”的问题,尽快改变“有新屋无新村”的现象。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罗岗统筹城乡发展示范点,在明星村开展农民集中居住试点,继续推进棠村、桥头、蒋村、廖村、廖隔塘、光明村一批文明示范村和新型农民社区建设,打造统筹城乡发展新亮点。罗岗村是增城统筹城乡发展首批建设示范点,在新村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已融资7个多亿,目前新村选址方案已初步确定,一环路、二环路等道路基础设施设计基本完成。下一步,将尽快完成土地征租总体方案、社保方案、新村建设方案、集体土地统筹利用方案,并加快安置新区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工作。
在荔城北部地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和度假休闲产业,拉动发展“好吃、好看、好玩、好价、好销”为特征的“五好”都市农业,把农产品变为旅游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发挥农业综合效益。规划建设太平村农产品批发市场、富鹏农产品一级过滤市场,拓宽农产品流通平台。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家乐”、农家餐馆的开发经营。探索农业集约化经营基地,指导棠厦村、棠村、廖村、廖隔塘村成立经济联社等形式的经济实体,整合土地资源,推进集约化发展,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园,切实提高农民非经营性收入,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棠厦村有农田3000亩,采取“农业专业合作社 农业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目前,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户以每亩每年900元租金签订了1000亩农田六年的经营权,根据市场需求和土地的水肥状况,规划建设蔬菜种植园、马铃薯种植园、凉粉草种植园、桑叶种植园、丝苗米种植园等专业种植园,并积极与广州江南市场洽谈,争取签订购销合同,统一收购基地生产的农产品。农业专业合作社计划在2—3年内将全村所有农田租赁下来,统一开发使用,发展高科技、高产值、高效益的绿色有机农业并配合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农业专业合作社除支付农户租金外,还将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营的利润的20%作为股份红利分配给农户,并在日常生产管理中聘请农户务工,这将给农户增加土地年租金、劳务费、红利“三重收益”。
三是建立现代特色产业体系有新突破。荔城处于增城中部的都市生活圈,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荔城加大力度,强化措施,从规划管理、体制机制、招商引资等方面继续深化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建设。一是做大做强房地产业。把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和发挥房地产支柱产业作用结合起来,凸显荔城房地产业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价格优势。二是加大土地资源整合力度。盘活迳吓200亩闲置用地,做好金竹新城、华商学院旁414亩商住地块的出让工作,整合建设新城区及五一、廖村等1029亩闲置土地,实施“退二进三”发展战略,开发建设会展体育馆和商住项目。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利用广汕公路两旁以及原汽配城的产业和市场基础,规划建设规模化、专业性的汽车用品装饰市场;利用广汕公路、荔城大道三联村路段的建筑材料市场原有基础,建设大型的建筑材料市场。四是着力培育发展会议休闲产业,以会议休闲产业为重点,以音乐文化为特色,抓紧建设会展酒店等一批重要文化设施,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载体;深化增江西岸星级滨江酒店群规划设计,加紧规划设计和策划招商圣皇洲、百花园、滨海、临江等酒店项目,把增江西岸国际会议休闲产业带建设成为荔城街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建设生态文明有新突破。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在增城视察调研时指出,要“全方位加强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建设”。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荔城街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新途径,创建宜居城乡。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大力整治城乡“六乱”,推动城乡安居整治工作步入规范化、常态化和制度化轨道。加快棠厦垃圾填埋场的有效整治和农村垃圾中转站建设,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快推进荔城污水处理厂首期第二阶段工程,全面启动农村污水综合治理,保护河流水质。荔江公园、自行车休闲健身道是荔城街实施公园化战略的重要举措。荔江公园位于荔城街城区北部的增江河畔,规划面积约6000亩,公园拥有独特增江河畔的湿地生态环境和4000多亩荔枝林、乌榄林的自然资源,2008年投入1500万元,进行公园首期工程建设,公园建设初具规模,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欣赏荔乡文化、体验城市休闲的河滨公园。荔城街自行车休闲健身道全长20公里,自行车道的走向沿路、沿江、沿村落蜿蜒穿行,将增江河风光、田园风光、山林风光、农家风光融入其中,体现了荔城地域自然生态特色和人文景观,是市民和游客健身、休闲、观光的好去处,是增城市“南国乡村生态大公园”的“桥头堡”,也是增派生态旅游产业带的“首发站”。荔城把自行车休闲建设道委托安达国际旅行社经营,利用自行车休闲道的休闲健身、旅游观光功能,经营自行车租赁业务,经过半年来的运作,接待人次已达2.8万人次,自行车休闲健身已逐步成为增城旅游的一个新亮点。制订《荔城街植树绿化实施方案》,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新增植树绿化面积1000多亩,抓好绿化美化,进一步完善80公里“绿上添花”景观林带(荔城段)建设,重点抓好增江西岸、富鹏文化体育休闲公园、生态文明村、增城市一中、清燕小学等重点地区的植树绿化,使全街的绿化美化工作再上新水平。
五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新突破。按照“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广州市惠民措施“66条”、“补充意见17条”以及《增城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方案》确定的七个方面100条整改措施,努力实现“劳有多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的目标,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得实惠,让干部群众的自豪感和幸福指数明显提高。积极培育广场文化,通过举办、承办荔枝文化旅游节、广场音乐节等节庆活动,营造独特的文化魅力,丰富文化内涵,让群众共享文化建设成果。建设了中坚社区,社区设有综合服务厅、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民主议事室、图书阅览室、书画摄影创作室、健身房、羽毛球室和老人活动中心等多个服务场所活动场地,为社区党员群众提供优质、便利、舒心的服务。建立了爱心超市,无偿向持有“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的困难家庭每人每月发放价值30元的“关爱购物卡”,购物金可以累积,持有购物卡的市民可在超市换取日常生活救济扶助物品。在全市率先开展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由政府出资,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和民间组织为依托,组织培训社区失业人员,为居住在家60岁及以上老人提供老人专业护理服务,目前已有92户老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安置下岗失业人员9人。推进规范化优质学校建设,清燕小学地处增城市新城市中心区的南端,占地面积73亩,按照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进行规划建设,计划在今年7月底完成各项工程,8月交付使用,学校建成使用后逐步将荔城街太平小学、西瓜岭小学、光明小学、五联小学等四所农村小学学生合并到清燕小学就读,有力地改善荔城街南部(清燕片区)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增城市一中是新城区建设的重要配套项目,占地面积224多亩,投资1.5亿元,按81个教学班、4050名学生的规模建设,计划今年8月底完成一期工程并交付使用。
六是基层组织建设有新突破。荔城街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别具特色的举动之一是“点名清查——整顿会风”,从狠抓会风开始,查摆基层党组织尤其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在指导、培训会议上,对88个参学单位进行了点名清查,发现有9个支部书记未参加会议,7个是“两新”组织,2个是市属单位驻街部门。会后,街主要领导亲自与各支部书记分别进行组织谈话。迅速组织“两新”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党章、时事政治以及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两新”党员素质,同时,制订制度,每月定期深入“两新”组织党支部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帮助“两新”组织党支部完善“三会一课”等制度,规范党组织活动,为进一步搞好“两新”党建打下基础。突出解决农村党组织少数党员干部宗旨观念不强、党性意识淡薄、执行不力、办事不公的问题,提高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发展经济、带领群众奔康致富能力。针对社区党组织存在党的工作覆盖面不够宽,服务水平不够高问题,健全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认真贯彻《增城市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制订《荔城街工作人员及村(社区)“两委”干部工作问责办法》等制度,促进首问首办责任制落实,完善运行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六个新突破”既符合荔城在增城三大主体功能区中的规划地位和发展目标,又符合增城市委市政府09年的中心工作和工作重点,体现了荔城在科学发展中的区位特色、产业特色、城乡特色、生态特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