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网沈阳5月3日电(记者郑少忠) 辽宁省省财政厅精心组织,着力推进,各市、各县区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积极探索整合方式,努力创新整合机制,大力拓展整合领域,全省整合县区政府财力资源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到2008年底,全省(不含大连)所有县区都进行了整合,整合面达100%,呈现出整合机制进一步完善,整合范围进一步扩大,整合效果进一步明显的好局面,涌现出大量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稳步迈向科学配置、规范管理、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提高效益的整合目标。
一、统筹聚集各类专项资金,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整合财力资源,加快园区建设。2008年,全省各县区整合城市建设资金、土地出让金等专项资金115亿元,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着力推进产业集群化和企业园区化建设,集中向园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投入,增强了园区功能和集聚效应,加快了招商引资步伐,促进了经济发展。如凤城市建立的现代工业园区,预计2010年能实现产值300亿元。二是整合农业专项资金,支持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省财政整合支农资金投向,将支农资金集中投入到“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支持生态环境建设、支持民生工程、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上来;各县区创新整合机制,实行“资金所有权归政府、项目实施权归部门、资金管理权归财政”办法,捆绑上级分配和本级配套资金,统筹安排,提高资金的使用绩效。2008年,全省县区共整合农业专项资金34.3亿元,吸引金融机构、企业、个人等投资80.2亿元,实现产值517亿元,利税71亿元。三是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各县区以新一轮“普九”为契机,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教育布局,集中教育资源和财力向重点学校倾斜。2008年,全省县区共整合教育专项资金57亿元,集中投入到农村九年一贯制校舍建设和教学设备购置上;与此同时,对撤并学校的场地和校舍进行资本运营,增加了国有资产收益。通过整合,缩小了城乡教育差别,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如海城市撤并农村小学34所,节省教育经费300多万元,资本运营撤并学校场地和校舍收益4000万元。四是整合其它专项资金,拓展资金整合范围。各县区积极拓展整合范围,把整合工作向城建、文化、体育、卫生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延伸,取得显著成效。如沈北新区采取“整合机构职能和盘活存量资产相结合”的方式,做大做强了文化艺术中心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二、集聚共享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有效降低行政成本
一是整合办公场所,实行集中办公,“一站式”审批收费。各县区将原来分散办公的党政机关集中在一起办公,还实行“一站式”审批收费。这样,原来部门管理的办公资源就由政府后勤服务机构统一管理,实现了行政资源共享,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对原来占据城区繁华地段的破旧办公楼进行商业开发,加快了城区改造步伐,促进了城区三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据统计,全省县区有4270个行政事业单位实现了集中办公,72个县区实行了“一站式”审批收费,处置盘活闲置房屋60万平方米,车辆1084台,出让土地6548亩,实现收入13.6亿元。清原县在整合办公场所方面措施得力,效果良好。二是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实行行政资产统购、统配、统管。首先,在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基础上建立资产管理基础数据库,对资产实行动态化信息管理。其次,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资产购置、调拔、处置、报废审批程序,实行国有资产收益“收支两条线”管理。第三,结合部门单位工作性质特点,逐步建立资产配置标准和实物费用定额标准体系,实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第四,加大闲置资产处置力度,最大限度地盘活政府存量资产。第五,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对行政机关的车辆、设备、会议、印刷、供暖、网络等大宗商品和服务均实行政府统一采购管理。三是实行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解决公车费用高问题。部分县区积极探索公车货币化改革,以公车分配制度改革来破解长期困扰政府的公车私用,费用居高不下,损失浪费严重问题,取得显著成效。如弓长岭区在全省率先实行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全区平均每年可节支500万元,节支率达50%。
三、集约经营土地矿产等资源性资产,大幅提高收入水平
一是整合土地资源。各县区以土地规划为依托,发展项目为平台,实行规模开发,集约经营,市场运作,规范管理,将土地整合与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城区发展、环境保护相结合,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土地价值,增加土地收益。进一步规范土地经营行为,对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实行公开竞标和挂牌拍卖,推进经营性用地市场化运作管理。2008年,全省县区共整合土地56665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13亿元。如绥中县建立土地、海滩资源统一管理制度,强化土地资源管理,为滨海经济区建设搭建了融资平台。二是整合矿产资源。各县区在对现有矿山企业进行排查分类基础上,按照规模开采,集约经营,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原则,进行“开大关小,以优并劣,联合办矿,集约开采”,逐步改善了矿山企业“多、小、散”的生产局面,规范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强化了矿产资源管理,实现了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在此基础上,加强矿产资源税收管理,努力保障应收尽收。许多县区借鉴朝阳、建昌两县经验,建立了矿产品检斤站,采用电子监控,矿产品计量等方法,从源头控制矿产资源税收流失。据初步统计,全省已有22个县区成立了矿产品检斤站,2008年,实现资源税收入18.9亿元,比上年增加3.9亿元,增长26%。
四、着力化解债务风险,确保政府债权安全
一些县区为有效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成立了债权清欠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门人员组成清欠办公室,开展政府债权清欠保全工作。在政府债权清理认定基础上,建立政府债权管理数据库,加强政府债权常态化、动态化管理。通过重新签订还款协议限期偿还欠款、定期上门追缴、法院起诉和对偿债资产拍卖出售等手段,加大政府债权清欠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2008年全省各县区共清收债权6.6亿元,清收比重达9.5%。如鞍山市铁西区加大对铁西五环证券公司陈欠款的清收力度,利用行政、法律等手段,收回资金900万元。
五、整合各项非税收入,做大管严政府财力
一是加强非税收入计划管理,合理编制部门综合预算。各县区在摸清费源基础上,根据收费项目、范围、标准编制非税收入计划,并纳入预算管理,支出由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初步建立了“收支脱钩,内外统筹”的财政综合预算管理体制。二是实行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非税收入委托征收制度,明确非税收入的政府资金性质,实行委托单位代收,财政统一管理。三是实行收费微机联网,单位开票,网上收费。取消非税收入过渡性账户,所有非税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专户,实现非税收入“收缴分离”管理。四是完善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制度。各县区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完善票据领用审批管理制度,强化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初步实现了“以票管费,以票控费,以票治费”的管理目标。据统计,2008年,全省县区共实现非税收入135亿元,比上年增加36亿元,增长36.3%。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