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4月30日电(吴晓颖)“在这里我又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觉得很幸运、快乐。”昨日在四川双流县棠湖中学,记者见到了在汶川特大地震中父母双亡的孤儿蔡玉贵。说起自己在双流县的“新家”时,这位皮肤黝黑、细瘦斯文的高中生,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原先家住广元市剑阁县城西镇的蔡玉贵今年18岁,是个地道的山里孩子。清贫的家境使蔡玉贵很早就肩负起家里的劳作重担,懂事的他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而一直以来他的最大愿望就是通过学习、考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生活。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却击垮了这个充满着人生理想的孩子。当在县城读高中的蔡玉贵得知父母在地震中不幸双亡的消息时,他觉得“天都塌下来了”,因为除了远在江苏打工的哥哥,他再也没有至亲可以依靠了。
当灾难降临到蔡玉贵身上,在悲伤、痛苦快要击垮这个孩子坚强的内心之际,社会上各方人士伸出了援助之手。在中国儿童基金会、山东日照钢铁集团的帮助下,他和许多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一起,来到了山东日照“安康家园”开始了新的生活。三个月后,当中国儿童基金会了解到这些灾区孩子们在生活习惯、语言交流方面的差异后,及时与双流县政府协商,决定重新安排这些孩子返川学习。
就这样,在去年秋季新学期伊始,成都市双流县棠湖中学的校园里增加了许多新面孔。这批返川的孩子,年龄普遍集中在16岁至18岁,孤儿占据了绝大多数,其中因“5·12”地震造成的孤儿有19位,蔡玉贵就是其中的一位。
据中国儿童基金会负责人介绍,“安康家园”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由中国儿童基金会倡议发起,山东日照钢铁集团投资建设、针对灾区儿童的救助项目之一。日照钢铁集团通过中国儿童基金会捐资近亿元在四川双流县捐建的 “棠湖小学”、“九江中学”等爱心工程,也将于今年竣工,接收中国儿基会安置在日照和北京的近700名灾区转移儿童。
为帮助这些“回家”学生尽快从地震灾难的阴影中走出来,棠湖中学在接收了第一批由日照“安康家园”送返双流县的学生后,不仅在生活、学习、心理方面对这些学生进行管理、帮扶,还在去年10月份专门与在校老师制定了一份“棠湖中学安康家园学生托管协议”。根据协议,蔡玉贵和其他两名“安康家园”的男生,选定了40多岁的教语文的马老师作为自己的家长。
棠湖中学教导主任叶超介绍说,目前已经有62名“安康家园”的学生选择在老师家寄住。“棠湖中学安康家园学生托管协议”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托管关系,而是学校将对安康家园学生的部分监护权转移给托管老师。学生可在自愿的基础上选择符合托管条件的教师,希望通过这种形式,给这些家庭破碎的学生重新营造一个完整的家,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关爱。目前,经过半年的磨合,“安康家园”的孩子们已开始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心理状况也开始恢复到了普通学生的水平,身心得到很大改善。
今年年初,蔡玉贵拿着自己简单的行李搬到了马老师家,与老师一家同吃同住,成为了家庭中新的一员。地震对蔡玉贵带来的伤痛,正在关爱中逐渐愈合。在马老师的鼓励、辅导下,蔡玉贵重拾了曾因地震而中断的人生理想,努力向自己的大学梦靠近,现在他在班里的成绩保持在前五名。
“现在,每天和马老师一家围着餐桌热热闹闹、无拘无束的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学习,我觉得很幸福。”
蔡玉贵的脸庞在晨光下显得很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