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4日电 4日是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近期一系列的理论研讨、讲座、主题展览、青春歌会等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达到高潮。
北京:北大学生以升国旗仪式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
当天清晨,200多名北京大学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并以国旗下宣誓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自己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的决心。
清晨5时许,北大学子在天安门广场上列队站立,齐声高唱雄壮的国歌,目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之后,北大学子举臂宣誓:“继承先辈遗志,弘扬五四精神,胸怀祖国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深入实践,奉献社会,为北大续写光荣,为祖国再创辉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仪式结束后,同学们来到了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驻地参观交流。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展示了战士们对祖国的深情热爱、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让北大学子深受感动。
上海:市民走访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
渔阳里,上海繁华商业街淮海路边一条不显眼的石库门弄堂,却孕育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雏形,诞生了最早的团中央机关。在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日,许多人来到这里追忆历史、缅怀先烈。
走进青红砖砌、白粉勾缝的深深弄堂,路边陈设的“光辉的历程——团一大至十五大”宣传展示板图文并茂,吸引了许多人驻足观看;深藏在弄堂民居间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已经挤满了参观的人群;在纪念馆大厅一面鲜艳的党旗下,来自上海杨浦区教育附中的30名同学还举行了入团宣誓仪式。
1920年8月22日,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渔阳里6号成立,俞秀松、施存统等8名成员为第一批共青团员,最年轻的俞秀松担任书记。1921年4月,这里又设立了团的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并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干部学校——外国语学社,筹备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工会——上海机器工会,使“渔阳里”这条普通弄堂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贵阳:千余名青年共同唱响国际歌
4日下午,贵州省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会议现场,来自贵州省各高校、医疗机构、志愿者团体的千余名青年济济一堂。当国际歌在会场奏响时,千余名青年一同起立,激动地握紧拳头,歌唱出与90年前同样的旋律。
来自贵州财经学院的2007级资源与环境管理系学生陈彦林说,五四精神,是一种为了国家和民族命运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现在虽然是和平年代,但青年人仍应在工作和学习中保持这种激情,把最好的年华用努力奋斗来表达,“我向往到基层去工作,希望自己也能身体力行,以这样的激情,报效祖国。”
82岁的曾纪芦老人也来到现场,他曾是西南团干学校的第一期学员,1950年就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他认为,五四精神,对于他们这一代人来说是一种信仰,正是这种信仰,可以救中国与危亡,也正是在这种信仰感召之下,无论怎么艰苦的斗争也能坚持下去。
曾纪芦说:“非常高兴五四精神在今天仍能薪火相传。现在虽然不需要青年牺牲自己,但是青年仍应保持对五四精神中艰苦奋斗、奉献自我精神的信仰,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用实际行动传承五四精神。”(李江涛、张建松、欧东衢、娄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