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利主义思潮的主要思想、演变及趋势 |
2009-05-05
|
|
功利主义的主要思想
功利主义是西方伦理学中一种以功利原则(即利益、享乐、幸福)为评价标准的学说。
功利主义态度是指人的思想和行为逻辑首先强调价值、有用性,用功利眼光、功利态度去观察他人和事物。
功利主义的发展和演变
功利主义思想学说产生于近代英国,是伴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形成和发展的。最早萌芽于培根和霍布斯的伦理学说中,至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边沁和密尔最终将其建立成一种系统的有严格论证的伦理思想体系。其思想演变的历程有:
功利主义伦理学。功利主义伦理学认为,趋利避害、求乐避苦是人类的本性。由此,评价人们的行为是非和道德善恶,只能依据于快乐和痛苦,即能增进快乐的就是善的,能造成痛苦的就是恶的。
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发源于美国,其根本特点是“不讲原则,只讲效果”,它强调立足于现实生活,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作为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作为最高目的。
价值论哲学。价值论哲学的倡导者并不回避功利问题,而是明确地、毫不含糊地宣称功利观点就是价值观点,或者从价值观点出发对功利主义的合理性作出哲学论证。
功利主义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在现实生活中,功利主义有以下几种表现:
第一,讲究实惠。
第二,追求金钱。
第三,世俗化潮流。所谓世俗化,就是肯定人的自然本性,肯定人在世俗生活中的具体追求的合理性。
功利主义思潮的发展趋势
由于传统价值尺度的破碎,而新的统一的、社会的价值尺度尚未形成,人们只是从各自的需要、利益出发提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标准,这就使功利主义思潮陷于一种混沌无序状态。研究和评价功利主义思潮时,有这样几个基本关系值得人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第一,真理制度和效用尺度。在一个健全的理性社会中,我们在提倡功利主义的同时也应当注意揭示和确定当前人们功利活动中所应遵循的真理原则。
第二,个人尺度和社会尺度。如何找到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通道和实践形式,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应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三,物质尺度和精神尺度。在我国精神领域中出现的商品化、世俗化行为,需要提高认识和加强引导。(人民论坛记者杜凤娇整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