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3日9:30,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做客新华网,与网友一起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
[于丹]我觉得纪念会给我们两个启发,一个就是每个人当下的珍惜,就是我们还活着,我们手还在,脚还在,有幸福的能力,我们为什么那么跟自己过不去,我们还有那么多的计较,我们还有那么多自己想不开的事情,你要替很多人幸福。
第二就是未来。既然地震把中国人都变成了志愿者。志愿者归来,志愿者现在不是觉得我们去四川,而是我们回四川。你到那儿去的越多越会觉得那边有亲戚在。所以我就觉得这两件事情都特别好,就是让人懂得珍惜,我觉得昨天这个仪式让我们站在一个新起点上。我一直觉得志愿者唤醒了我们对心灵家园的重视。什么叫人的心愿?就是源自于新的力量,不得不做的想法。所以救灾不是别人要求做的事情,而是打心眼里想去做。
我在大学里都听惯了大家说80后孩子怎么没责任心,后来又接着说90后。我们有一个大礼堂,这个大礼堂每次集会的时候都要老师动员去,说要军训了,你们要听话,学校的运动会比赛了,你们要好好去争好成绩,现在有什么活动,你们要踊跃参加。每回动员后老师都会感慨,现在的孩子不像我们那时候,怎么动员都不积极。但是唯独5.12的时候,老师在这里做的不是动员,而是安抚。因为5.12之后,所有的孩子能献血的都去献血,能打工的时候熬着夜做家教,上千块钱往上捐,那也是他们考试之前,孩子们都觉得不重要了,就觉得献血、捐钱、去汶川是最重要的事。
我真的从心里面特别感慨,这是我们原来动员都动员不起来的孩子们。那些按照动员去做事的孩子,那时候他们在用脑子想事,那叫认同规则。现在压都压不住的孩子,在用心做事,这就是他们心里的愿望。
我们现在老说人要去做慈善,慈善是慈悲的心决定的善意的行为。慈悲两个字,下面都是“心”字。想念两个字都是发自于心的,就是心里放不下的牵挂。也就是说中国人的概念里,所有最好的和不好的情绪都是从那颗心流出来的。
大地震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心灵价值?就是让我们看到了心里的愿望。中国人讲究大仁大志和大爱,这种大仁大义就是在必须的时候,人是可以舍弃的。在四川电视台,他们的曹台长跟我说了一段特别感动的话,说当全国的记者都来四川的时候,我们四川电视台派出10支记者队伍去往全国各地,仅仅是为了记录和寻找帮助过我们的人。这是什么?就是感恩。感恩这两个词又是“心”字,就是因心而生的情感就是恩情。曹台告诉我,他们找到一个老大爷,他是拿着救济金生活,他租的房子一天30块钱,他们家没电视。
他在别人家电视上看到地震的消息,他捐给灾区11000多元钱,对他来说是全部的积蓄,对他来说是一笔巨额的数字。大家相信高科技,相信文明,我们认为这种文明已经可以让人足以骄傲,甚至狂妄,我们甚至可以蔑视一些灾难。
大难来的时候,不管开多么好的车,穿多么名牌的衣服,那种惊慌、困顿、悲伤和生命所遭遇的重创,全都是一样的,所以这个时候人扯平了,就是心里面只要有爱有信念,这个人就有尊严,这一切就扯平了。我为什么一直在说灾区人民在救我们,因为我看到太多的实际行动。比如3岁的敬礼娃娃,他被抬出来的一刻,他用手敬礼。我们平时还有这种敬礼,但又这种感谢吗?
你在灾区会看见,人性中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回来了。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唤醒,他在建立你,也在打破你,打破了过去我们一些思维的定式,打破物质世界所建立起来的冷漠关系,打破了人心里对人的防范和禁忌,人变得非常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