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14日刊出署名文章说,在“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卫生部日前已通报,四川省和山东省各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这使我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病例升至二例。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尚不见底,可以说,当前中国正面临灾区重建、疫情防控、提振经济的三大紧急命题。
文章摘录如下:
在“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卫生部日前已通报,四川省和山东省各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这使我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病例升至二例。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尚不见底,可以说,当前中国正面临灾区重建、疫情防控、提振经济的三大紧急命题。
一方面纪念“5·12”大地震,承担繁重的灾区重建任务,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流感病例,关注疫情在中国、他国的动向,还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贸易保护、出口下滑,调整国内的产业结构、刺激内需。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国家处境,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面对当前三重困境,政府与公民都多了一份责任。
可能在有的人看来,这三大命题不仅是中国命题,美国等国家的流感疫情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压力更大,意大利等国也面临地震灾区重建任务。但是人口密集等特殊国情决定了,一旦疫情在中国蔓延,后果更严重;中国的经济国情,如基础差、底子薄、区域发展严重失衡以及资源短缺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中国经济复苏的效率;而且,“5·12”大地震带给中国的创伤,从全球及历史角度看也是罕见的。当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时,考验也是前所未有的。
最急迫的命题无疑是流感疫情。二例流感病例的出现,意味着中国与疫情的距离更近了一步,传播的机会比先前大增。在这之前,疫情似乎与我们很遥远,但现在就不能用望远镜看待疫情了,从政府到个人,警惕意识显然都要提高,从技术到制度都要升级。
中国有应对SARS的经验,利于防控流感疫情,但依然不可疏忽大意。这既是因为疫情在人口大国传播的机率高,也是因为世卫组织日前发出的警告:如果目前正在快速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持续两年时间,全球将会有超过20亿人感染。世界银行的一份评估报告认为,大规模流感疫情可能使全球经济损失3万亿美元,拖累全球经济下滑5个百分点。我们对流感不仅不能有丝毫放松,还要加倍防范。
其次是地震灾区重建。地震一周年之际,应该如何纪念“5·12”大地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笔者看来,最重要的是提供实实在在的灾区重建思路和具体支持,以便让灾区民众早日回归正常生活,这既是对生者的安抚,也是对死者的告慰。
灾区重建有两层含义,一是物质重建,二是精神重建。据四川省今年3月提供的数据,仅四川灾区重建就存在1.3万亿元的巨额资金缺口。在地震受灾程度仅次于四川的甘肃,灾区恢复重建亦面临困境。可以说,灾区重建任重而道远。而且,心理干预和精神重建同样紧迫。
再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与提振中国经济。有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开始复苏,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独自复苏的道路有多漫长有多艰险无法预估。
有人无奈地说,全球经济下滑,流感疫情来的太不是时候。对中国而言,还多了一个灾区重建的任务。笔者以为,在总的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当前这三大命题必然互相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分清轻重缓急,以民生的视觉,合理运用各种制度工具,及时控制流感疫情传播、提高灾区重建效率、加强提振经济力度。(冯海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