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亲稳发掘汇报
亲稳发掘汇报软件,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搜索
·入编邀请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消除年轻干部选拔制度漏洞 须谨防"潜规则"
2009-05-19

  姬炤华绘

  编者按:

年轻干部能否脱颖而出,制度的作用举足轻重。选拔任用年轻干部制度越来越规范,程序越来越严密,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

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是风向标。依靠科学、民主的机制选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可以激励所有干部变得更加积极进取;反之,就可能提拔了一个年轻干部,凉了一批干部的心。

  消除年轻干部选拔的制度漏洞

年轻干部的选拔问题已经成为党内外关注的热点,任何制度设计上的疏忽与漏洞都可能带来难以弥补的消极影响。人们在关注并思考,如何让制度更加有利于年轻干部的成长?

应当说,选拔年轻干部制度规范,正如从中央到地方所普遍认知的那样,正在不断规范与完善。

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自新世纪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从2000年颁布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到《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五个法规文件,从《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到《法》,科学化、民主化、法规化成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特征与必然趋势。而年轻干部的选拔工作在严格按制度办事的同时,也在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改进。

不久前,党中央制定《2009—2020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首次制定针对选拔培养年轻干部的规划。与此同时,《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也在紧锣密鼓地向各方征求真知灼见,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制度作不断推进。

在3月底召开的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座谈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进一步克服选拔任用年轻干部的各种障碍,改革创新年轻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27岁的副局级干部”、“43岁的正部级领导”,类似的话题总是受到公众的格外关注,人们关心的是:年轻干部的“超常”提拔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和“腻”?中央党校教授张荣臣认为,年轻干部的竞争性选拔、破格提拔等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让公众不再对“最年轻官员”敏感,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快车道”。

谨防潜规则对制度的破坏

潜规则对年轻干部选任制度的干扰、破坏作用让人担忧。

上海市宝山区原区长秦裕,2007年12月20日因受贿罪被吉林省高院判处无期徒刑,该判决为终审判决。法院认定,1998年至2006年,在担任上海市委办公厅秘书、副主任期间,秦裕非法收受贿赂680余万元。然而,2006年,秦裕竟从调任的宝山区委副书记任上,升迁为代理区长、区长,其升迁之快、年纪之轻让人瞠目。在反思类似“边腐败边升迁”的案例时,人们通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制度规定的所有程序都走了一遍,却发现不了被选拔者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潜规则冲击了制度规范,在“民意”、“公开”、“合法”的外衣之下,被选者体现的仍是一把手或少数领导干部的意志。

潜规则,怕的是阳光与真公开。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张昀献认为,只有真正让选任过程公开透明,让民意拥有更多发言权,多让制度来说话,才能削弱长官意志和潜规则对年轻干部选任工作的消极影响。

李源潮强调,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在更大范围、更大领域选贤任能。对破格提拔的年轻干部,选拔标准要更高,公示范围要更广,审核把关要更严。防止特殊政策被滥用,有赖于制度的大力支撑。

更重要的是,权力的来源决定权力为谁服务。针对年轻干部的选拔、考评制度,增加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定权,可以让年轻干部眼光“往下看”,而不是“向上看”;亲民,而不是唯上;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领导服务。对年轻干部来说,能理直气壮地回答“谁给我权力”这个问题,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

  完善竞聘机制,避免“唯考试论”

4月初,云南省委常委会研究通过34名公开选拔的年轻干部,他们中有9人被安排担任州(市)委常委,15人提名为州(市)政府副职候选人,3人安排担任省直厅局副职,7人提名为省属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员人选。至此,备受关注的云南省公选40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基本结束。一如既往的是,人们在选拔过程中看到了考试的身影。

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开展,考试也成为干部选拔、竞聘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的好处是为年轻干部提供了展示才华、公平竞争的舞台,也确有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优秀年轻干部由此渠道得到提拔。但中央党校教授高新民在充分肯定考试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针对过分注重考试分数现象,在《学习时报》上撰文表示自己的担心:考试可以判断干部所掌握的知识点,但并不一定能够正确反映年轻干部真实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

考试为选拔年轻干部提供必要的参考,但进一步改革、完善竞聘制度,让拥有丰富工作经验、善于处理复杂局面的年轻干部能够担负起相应职责,同样很重要。“选拔年轻干部,既要看其考试成绩,也要关注其实践业绩。要剔除那些不注重实际工作、一门心思只想通过考试谋求晋升的年轻干部。”南京市浦口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朱晓云说,事实上,对那些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不善于考试的干部来说,过分注重考试分数显然有失公平。

另外一个问题也需引起关注,干部年轻化与“低龄化”有本质不同。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班子配备中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这种“一刀切”式推行干部年轻化的做法,不仅挫伤那些因年龄原因无法合理使用的优秀干部,也易滋生年轻干部的浮躁情绪:刚到一个岗位就想着提拔,走上投机钻营、跑官要官的歪路。

事实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与公平、公正、公开地使用全体干部并不矛盾,形成合理的班子年龄结构,本是干部年轻化的初衷之一。老中青结合的班子能够在知识、经验、心理、体能等各方面形成互补和战斗力,也利于干部队伍的团结和谐。(记者 李章军)

如何选拔培养年轻干部

年轻干部何以成了“投资对象”

年轻干部过好三关才能不“高危”

 相关链接
·上海春节黄金周旅游收入超29亿元
·图表:“压岁钱”的来历
·青藏铁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举行敲钟仪式庆祝中国龙年春节
·第28次南极科考昆仑站队完成任务并启程返回中山站
·中国南车中低速磁浮列车下线
·重庆:新春伊始求职忙
·广西启动突发环境事件Ⅱ级应急响应
·新年祈福
·贵州持续低温雨雪天气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 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0956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特色 亲稳舆论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国礼卡 福利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