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亲稳发掘汇报
亲稳发掘汇报软件,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搜索
·入编邀请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网友:官员应当有直面网络的“气量与胆识”
2009-05-21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委托有关部门回复网友留言,向各位网友表示诚挚的谢意。广东省委有关部门正积极探索建立对网友留言的处理和反馈机制,鼓励网友“打好铁、抢沙发、盖高楼”。广东省委鼓励网友交流建言的做法深得民心,这是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与广东省委的“宽宏大量”相比,少数地方政府却是“气量不足”,将网络民意视为“洪水猛兽”。某个城市正在实行“发帖、写博、网游要提供有效身份证明”的“网络实名制”,某个地方官员演绎了“跨省追捕网民”的闹剧。累积的社会矛盾需要有效化解和疏导,“真话”与“诉求”需要沟通与反馈,无视或封堵网络民意必然是“掩耳盗铃”。

政府及其官员应该借助网络听到真话。领导干部读到的常常是经过记者和编辑加工的内容,有时候甚至还要“尊重”领导的意见进行修饰。战国时期有这样的故事:邹忌想知道自己与徐公谁美,分别向妻、妾、客提问,应答者分别出于私、畏、求的不同心理,都违心地赞美邹忌美于徐公,等邹忌亲见徐公后才知道“身边人”说了“违心话”、“奉承话”。邹忌由此自省并以家事说国事,提出了治国者偏听偏信容易“受蒙蔽”、为政必须善于纳谏的道理。

领导干部能听到真话是一门学问。曾经从媒体报道中读到温总理与农民关于“粮价”的对话,总理对影响农民利益每个细节的关切令人感动不已。“粮食价格”是热点问题,媒体有报道、内参已提供,然而,总理更希望在农民那里印证事实,正是与最基层百姓的“有效沟通”才使得国家的宏观政策能够真正实践“执政为民”的宗旨。然而,国家领导人与普通百姓“交往”的精神在基层干部那里是否得到了体现?缺少这样的精神中央政策的贯彻到了地方是否会“走样”?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基层官员给百姓留下高高在上、难以接近的印象,官员们似乎更喜欢抓一些形象工程、政绩项目,对于走进寻常百姓人家、走进百姓心坎上的小事,常常不愿去做,或者在镜头的围绕下象征性地做一做,与百姓的交往自然也就只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中央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燃眉之急。如果不愿真心的与普通百姓交往、沟通,仅仅是通过做做动员报告敷衍了事,甚至做点“好事实事”总要事先通知媒体前呼后拥地报道,第二天读着报纸自我欣赏,这样的“官样文章”背后所掩盖和累积的矛盾最终难免引发“民怨之火”。

调查研究固然是领导干部了解民意、体察民情的重要途径,但政府官员还应该多花心思研究如何与百姓经常性交往的办法,从而听到“民间事”、摸到实情、研究实招。不妨学学广东省委网络民意的处理和反馈机制,多听听百姓的“抱怨”,多问问群众的想法,这样的“网上交流”也许更有成效。(网友:顾一冰)


 相关链接
·上海春节黄金周旅游收入超29亿元
·图表:“压岁钱”的来历
·青藏铁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举行敲钟仪式庆祝中国龙年春节
·第28次南极科考昆仑站队完成任务并启程返回中山站
·中国南车中低速磁浮列车下线
·重庆:新春伊始求职忙
·广西启动突发环境事件Ⅱ级应急响应
·新年祈福
·贵州持续低温雨雪天气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 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0956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特色 亲稳舆论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国礼卡 福利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