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亲稳发掘汇报
亲稳发掘汇报软件,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搜索
·入编邀请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接班”与“接官”
2009-05-21
朱德元帅生前曾语重心长地对外孙说:“你们要‘接班’,不要‘接官’。接班就是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本领,如果只想着自己的名誉、地位,早晚要被人民打倒。”要“接班”,不要“接官”,这句朴素而形象的话,至今听来仍意味深长,对已经走上或即将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们具有警策作用。

党的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交班”与“接班”,是一种正常的组织行为。这不但是形式上的人事变动、权力交接,更包含着一种优良传统、思想境界和敬业精神的交接和延续。年轻干部在“交班”与“接班”的人事交替中,不仅仅是从老同志的手里接过位子,也是对党的事业的继承和接力。

“接班”与“接官”,虽是一字之差,但本质区别却如霄壤。“接班”,就是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自己终身的追求,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接官”就是瞄准“乌纱帽”,意在接过官位与权力,注重个人权力与利益的得失,把做官当作人生的目标。年轻干部是以“接班”的心态,还是以“接官”的心态走上领导岗位,结果大不一样。

在年轻干部队伍中,大多数政治清醒、信念坚定,善于学习、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图虚名,很多同志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出色成绩,被陆续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但也有一些年轻干部却只图“接官”不思“接班”,少数人自认为年轻,有业务知识,便认为“接官”非我莫属,放松了对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严格要求。正是这种“接官”的思想动机,导致少数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不思进取,经不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和考验,最终走向腐败和堕落,落得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

“接班”,还是“接官”,不是一般的思想认识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立场问题,反映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邓小平同志曾经反复强调,“干部不是只要年轻,有业务知识,就能解决问题,还要有好的作风。中青年干部接班,最重要的是接老同志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勇精神的班。”年轻干部只有时刻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视个人名利淡如水,视党的事业重如山,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去奋斗,才能接好“班”,从而让党放心,使人民满意。

党和人民的事业是在一代代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接力中成就的。让那些官欲浓厚、权欲膨胀的人,带着“接官”动机的人“接班”,只会贻误我们的事业。惟有让那些自觉做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的人“接班”,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这在选人用人工作中尤需甄别。(沈小平)

网友:年轻干部要“接班”不要“接官”

弘扬五四精神 培养造就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消除年轻干部选拔的制度漏洞

 相关链接
·上海春节黄金周旅游收入超29亿元
·图表:“压岁钱”的来历
·青藏铁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举行敲钟仪式庆祝中国龙年春节
·第28次南极科考昆仑站队完成任务并启程返回中山站
·中国南车中低速磁浮列车下线
·重庆:新春伊始求职忙
·广西启动突发环境事件Ⅱ级应急响应
·新年祈福
·贵州持续低温雨雪天气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 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0956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特色 亲稳舆论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国礼卡 福利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