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润儿:让长沙成为现代化人才集聚中心和创业基地 |
2009-06-04
|
|
——在首届中国长沙—重点大学人才战略合作峰会上的主旨演讲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 陈润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同志们、朋友们:
上午好!
仲夏的长沙绿意盎然、生机勃发。我们相聚在美丽的湘江之滨,举办首届中国长沙—重点大学人才战略合作峰会,开展人才供需对接,推动校地战略合作。首先,我谨代表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和640多万长沙人民,对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长沙是一座驰名中外的“历史古城”。早在3000多年以前的西周。就有“长沙”之名。悠久的历史在这里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其中马王堆古汉墓、三国孙吴纪年简牍和唐代铜官窑釉下彩等考古发现震惊中外。国务院首批公布长沙为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长沙是一座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屈贾之乡”、“潇湘洙泗”,群贤毕至,人才辈出。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张栻曾在岳麓书院设坛讲学,创立“湖湘学派”,凝炼了“经世致用、兼收并蓄”的湖湘文化,铸就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长沙是一座令人景仰的“革命圣城”。这里是清末维新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策源地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祥地之一,走出了黄兴、蔡锷等一批仁人志士,孕育了毛泽东、刘少奇等一批彪炳史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长沙是一座得天独厚的“山水洲城”。岳麓山雄踞城西,浏阳河逶迤东来,湘江水穿城而过,橘子洲静卧江心,构成了山水洲城的独特景观,被评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长沙是一座富有活力的“发展新城”。2007年底,中央确定长沙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长沙的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增添了巨大动力。我们按照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确立了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励精图治、实干图强,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崭新的局面。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跨越了3000亿元台阶,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五位。在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评比中,长沙的科技竞争力跻身第六、文化竞争力排名第十。
发展大业,人才为要。昨天的辉煌依赖于人才,明天的希望也在于人才。引进人才就引来了希望,储备人才就储奠了后劲。集聚人才资源、提升人才素质,是长沙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根本途径。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年起三年内,在面向全球引进百名国际高端人才和百项重大先进技术的同时,坚持立足需求、政策鼓励、单位自主、市场运作的原则,瞄准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全国一流、享誉世界的重点大学,引进储备一万名应届毕业的博士、硕士、学士等优秀青年人才,把长沙打造成为现代化人才的集聚中心和创业基地。之所以作出这一抉择,主要是基于以下四点认识:
首先,这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选择。一个地方的发展方式,实际上就是各种投入要素的组合方式。有什么样的投入要素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就是投入要素的改变。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经济结构的调整首先在于人才结构的调整,产业素质的升级根本在于人才素质的升级。我们要实现由粗放发展到集约发展、从数量增长到质量增长的转变,必须以人才为基础,靠人才来推动,用人才来支撑。人才问题是转变发展方式最现实、最紧迫、最根本的问题。
其次,这是提升整体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区域发展的竞争,主要是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经济的竞争,核心是人才资源的竞争。谁集聚了更多的人才,谁拥有了更好的人才,谁就占据了竞争的制高点,谁就赢得了发展的主动权。长沙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必须依赖的最宝贵资源就是人才资源,必须建立的最核心优势就是人才优势。我们现在拥有的科技竞争力,虽然占有比较优势,但面临着新挑战,必须靠集聚人才资源来巩固,靠发展人才作用来强化。
第三,这是改善人才队伍结构的有效途径。从长沙人才队伍的现状来看,困扰我们的还是人才素质与发展要求不适应、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相对来说,发展中最大的困难还是人才的困难,最大的制约还是人才的制约。据初步测算,到2011年,全市各类人才的需求缺口达6万人。唯有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引进储备力度,才有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素质、改善人才结构,使我们的人才队伍与发展要求、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相适应。
第四,这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内在要求。城市发展的动力,归根到底来自于社会创造的活力。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表明,人,尤其人才,是社会创造的源泉。人才到哪里,资源就往哪里汇集,财富就在哪里创造,活力就从哪里迸发。知识和人才不仅能自身形成增值效益,而且对资本和劳动等要素也具有放大效应。知识随着人才而流动,技术依靠人才而扩散。人才引进的最大效用,就是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维的引进,这是其内涵和价值所在。尤其是我们的大学毕业生,最具有生机活力,最富有创新激情。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引进储备更多优秀青年人才,不仅注入了发展的要素,而且激发了人才的活力,产生“鲶鱼效应”,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增强竞争性,使每一个人的才华和价值都得到充分发挥。
人才成就事业,事业造就人才。作为一座开放的城市,长沙历来注重集聚人才资源、发挥人才作用。去年以来,围绕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我们相继出台了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一系列政策。总的思路是坚持“四个结合”,让人才引得进、容得下、留得住、干得好,把长沙打造成为现代化人才集聚中心和创业基地。
1.坚持引进与挖掘相结合。当前已进入人才服务社会化、人才配置市场化、人才竞争全球化的阶段,我们只有既注重引进外来人才,又注重挖掘本土人才,才能有效吸引人才、广泛集聚人才,形成人才荟萃、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要把握当前急需、长远必需这个条件,更加清醒、更加深刻地分析长沙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统筹兼顾各个层次、各个门类的人才需求,研究制定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人才标准,实行分层、分级、分类的引进储备,真正做到需要什么人才就引进什么人才,需要多少人才就引进多少人才。同时要更加善于挖掘“潜人才”,使他们才有所展、才尽其用。要努力创造尊重知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的潜能,发挥人才的作用。
2.坚持储备与使用相结合。人才引进的目的在使用,人才价值的实现在使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能把人才资源盘活、把人才队伍激活。我们既要放宽视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又要放眼长远,引进人才、储备人才。引进储备人才是人才优先开发的战略举措,它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支柱产业、关键技术和发展前沿,积极主动招揽培养现代化人才。这是人才要素供给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是人才之于发展从支撑到引领的转变。我们深知,对于人才而言,没有什么比事业的追求更为高远,没有什么比价值的实现更为执著。因此要做到在储备中使用、在使用中储备。只有不拘一格地用人才,才会雨后春笋般出人才。
3.坚持开发与提升相结合。知识在不断更新,技术在不断进步,人才的开发与提升,是一个不懈努力的过程。我们在引进储备人才的同时,务必更加注重开发人才的价值、提升人才的素质。我们既要注重为他们提供发挥才智的机会、创造展示才能的条件,又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着力于现实需求、着手于素质提升,把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人才相互交流、学习提高、工作进步的需求。使他们成长有平台、施展有舞台,形成育才、聚才和用才的整体优势。
4.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引进和使用人才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发挥作用、创造效益。这就取决于我们对于人才的管理和服务。对人才的管理要突出强调尊重人才的个性、优化人才的配置、促进人才的发展,积极构建人才的吸引、评价、选用和激励机制,实现人才工作的市场化配置、价值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得人心者得人才,得人才者得发展,要大力倡导“爱护人才就是促进发展、浪费人才就是妨碍发展、刁难人才就是破坏发展”的理念,使全社会都来真心实意地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提携人才,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大学既是人才培养的殿堂,又是人才来源的途径。大学所输送的人才、所贡献的智慧、所孕育的精神,是城市发展的巨大支撑。尤其是国家重点大学,长期以来聚集了一大批学术名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创造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为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真诚希望开展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有成效的人才战略合作,让长沙这方热土成为现代化人才集聚中心和创业基地。借此机会,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以双赢的理念,凝聚合作共识。合作既是一种科学发展的理念,也是一种共同发展的追求;既是对发展空间的开拓,也是对发展资源的优化。当今时代,是合作发展的时代;现代经济,是人才支撑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离不开实践。人才的能力要在实践中提升,人才的价值要在实践中实现。只有在生动的实践中,才能把学习能力转化为创造能力,把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可以说,大学与城市的发展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是互利共赢、互动共进的。今天的长沙,作为促进中部崛起的中心城市、国家改革试验的前沿阵地,不但人才需求十分迫切,而且发展天地无比广阔,与重点大学之间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和良好的合作前景。我们既热切期待重点大学的科技支撑、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援,也乐意成为重点大学的研究基地,实践基地和创新基地,共同践行合作理念,积极谋求合作共赢。
二是以宽阔的视野,创新合作机制。我们要着眼长远、务求长效,按照市场规则和互利原则,抓紧搭建合作框架,尽快形成合作机制,坚持引导性、激励性与保障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人才培养链、技术转移链与产业发展链的无缝对接,推动我们的合作由短期、松散、单项的合作向长期、紧密、系统的合作转变。为此,我们倡议建立校地战略合作联盟,本着“协作、创新、交流、发展”的原则,着力构筑合作新体系、开创合作新格局、提升合作新水平。
三是以务实的精神,构建合作载体。载体既是战略的支撑点,又是合作的联结点。我们要着眼于推动多层次、多元化、多模式的人才战略合作,科学设计合作载体,精心策划合作项目,创造更多合作机会,搭建人才施展舞台,形成人才“锁定效应”。恳请我们的重点大学充分发挥人才集聚、学科综合、成果丰硕的优势,构建开放式的组织架构、合作网络与扩散机制。我们的用人单位要以服务求支持、以发展作平台、以共赢谋合作,充分用好各种资源、用足相关政策,把人才战略合作延伸到院系、到学科、到课题。通过提供实践基地、共建研究机构、开展专题咨询、组织联合攻关、进行项目协作等方式,因校制宜,突出特色,为重点大学毕业生加盟长沙设立“指路牌”、铺好“红地毯”,使之成为了解长沙的一扇窗口、进入长沙的一条通道、集聚长沙的一个“磁场”。
四是以开放的思维,丰富合作内涵。人才资源是核心资源,人才合作是核心合作,我们要以人才战略合作为基础,推进战略规划、成果转化、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在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来构筑合作支点。要围绕长沙的优势产业和关键技术,跟踪大学的创新成果和发展前沿,积极推动长沙的经济基础优势、改革创新优势与重点大学的科技研发优势、人才培养优势的充分对接,实现创新与需求的结合、技术与资本的结合、人才与项目的结合,真正做到引进一流人才、带动一流团队、开发一流技术、培育一流企业。这样,我们的合作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今秋的长沙,我们将举办第三届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热忱欢迎大家组织优秀人才和科技成果到会参展,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于发展主战场,把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学为育才而兴,城市得人才而强。人才战略合作的巨大潜力等待我们共同挖掘,人才战略合作的美好前景期待我们携手开创,我们相信本次峰会能够成就学子的梦想,播下明天的希望。我们愿与各位一道,推动我们之间的战略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最后,预祝中国长沙—重点大学人才战略合作峰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