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先锋)一名“80后”山乡纪检员的生命答卷
新华网长沙6月18日电(记者 苏晓洲)在这个世界上只走过了短短27个春秋的汤杨,生前在丘陵和山冈密布的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任纪检专干。
今年2月11日,汤杨在扑救山林大火中壮烈牺牲。4个月后,记者走访当地干部群众,很多人仍忍不住失声痛哭:“多好的一个‘80后’啊,怎么就这样走了呢?”
“鬼门关”前救人的“扑火员”
2009年元宵节刚过,本该春寒料峭的长沙出现了罕见的30摄氏度高温,天干物燥。
2月11日下午,金井镇新沙村一村民烧田埂备春耕,突然引发山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高家冲山顿时烈焰熊熊,大片农舍和数千亩山林危在旦夕。
火情就是命令。金井镇干部们第一时间赶到火场参加灭火。汤杨带着几名群众,在火场一侧用普通农具奋力开辟防火隔离带。无奈,因为山火蔓延太快,现场指挥部要求所有救火人员全速撤离。偏远山林中手机信号不佳,60岁的村民胡安泉对汤杨大喊:要活命就赶紧上这边山上来!但汤杨却喊道:“下面还有人!”便冒险跑向山脚另一侧通知同伴撤离。一股强风吹来,林火狂蹿达20多米高,几秒钟就吞噬了汤杨年轻的生命。
金井镇新沙村当初被山火烧得漆黑的高家冲山,如今些许新绿已显示出生命的轮回。金井镇很多干部和村民语声哽咽地对记者说:“汤杨被烧得面目全非,手机成了‘黑炭’,皮带烧剩了半截,惨不忍睹啊!”
“较真”的山乡“小纪检”
在金井镇人的记忆中,山乡“小纪检”汤杨总是笑眯眯的。
2008年4月,汤杨任镇里的纪检专干,接待上访群众是职责之一。金井镇干部们说,王梓园村老罗一直缠着要求按他的意图给3个儿子重新划分责任田。隔三差五,老罗就来镇政府“上班”。
对老罗,汤杨是进门一张笑脸,递上一杯热茶,不厌其烦地倾听,再耐心细致地解释,有时还请老人吃饭,最后将老人送回家。去年冬天,看到老人棉衣单薄,汤杨掏出200元钱塞到老人手中……
当乡村纪检,汤杨负责查办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调查、谈话、取证,汤杨一丝不苟。他在笔记中写道:“调查、处理一个人不是小事,要尽可能准确。”
去年5月,镇纪委对一起5万元“以工代赈”资金违纪违规问题展开查处,观佳小学老师杨某、金井水管站原站长周某在此案中“有问题”。
但究竟是贪污公款还是违反财经纪律?负责办案的汤杨很慎重。
汤杨先后4次赶赴几十公里外的县城,找知情人谈话,结果发现是周某没按要求把这笔“以工代赈”专项资金拨到观佳村,而是擅自将资金拨至金井镇中心小学。杨某在镇中心小学领取这笔资金中的4万元后,未使用、也未存入个人账户,而是一直将钱用报纸包好放在自家衣柜中,直到2008年才将钱交给校财务。最终,周某、杨某受到了严肃的党纪处分。
金井镇蒲塘村是长沙市少有的贫困村,也是汤杨的联系点。村支书杨迪志说,村里农网改造、道路硬化、国土整理等工程总造价500多万元,从项目的招投标、资金使用的监管到工程质量的把关,汤杨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对自己负责、对组织负责”。
在工地,汤杨发现一处裂缝,马上找县质监站责成施工单位返工。村民们说,有“汤纪检”负责“监工”,修出来的路走上去“脚上踏实、心里更踏实”!
热心肠的“调解员”
在金井镇,当干部时间不长的汤杨善于调处纠纷,在当地早就出了名。
村民张福仁帮人打井伤了腰椎。为了医疗费用等补偿问题,张福仁一度和对方闹得很不愉快。今年元月中旬,汤杨再三调解,促成双方达成了补偿协议。
金井镇上几个娃娃一起玩耍,在甩动点燃的固体酒精时,烧伤了一个小孩的面部。为了医疗费和赔偿,孩子们的监护人吵翻了。汤杨闻讯出面调解,也很快帮他们谈妥了补偿协议。
去年7月,拔茅田村因砂石购销合同问题引发纠纷,矛盾随时可能激化并引起械斗。汤杨二话没说就赶到现场,站在人群中大声说道:“我是政府干部,对这件事情特来处理,大家不要激动,有事坐下来解决!”汤杨主持的双方协调,直到次日凌晨2时才结束,一场冲突烟消云散。
汤杨生前所住的金井镇政府办公楼中一间单身宿舍已经没有私人物品,但文件、书刊、民兵训练用品等整理得井井有条。当干部的2年里,汤杨光学习笔记就记了4大本,他主持参与矛盾纠纷调处390余起、成功率达98%。
“一个‘80后’城市孩子,能够在农村工作中表现得这样能干,非常罕见。”金井镇副镇长陶自力一声长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