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遵义:“绝地逢生”写新篇
2009-07-27

新华网贵阳7月26日电(记者朱国贤、周之江、王丽)这是生死攸关之际。

1934年底,湘江战役,空前悲壮,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多人。进入贵州境内,红军面对40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兵力悬殊为长征以来之最。

这也是命运转折之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是遵义会议会议室(资料照片)。193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于1月17日结束。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也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新华社发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35年1月,中央红军强渡乌江后,智取遵义城,中共中央随即召开为期3天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的命运之舟历经曲折后,终于峰回路转、绝地逢生。

遵义会议“绝地逢生”的精神财富,永远激励着遵义儿女不断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续写新的伟大篇章。

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

惨烈一战,并没有让中国革命走出危局,蒋介石布下重兵,等候红军北上。何去何从?从湘南通道到黔北黎平,毛泽东等与“左”倾领导者一路争论。1934年末至1935年初的3周内,中央连续召开了通道会议、黎平会议和猴场会议,采纳毛泽东的建议,决定放弃去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改道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并确定了西渡乌江的行动方针,并排除了李德的军事指挥。

乌江,自西南向东北斜穿黔地,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全长千余公里,集中落差2000余米,堪称天险。站在横跨乌江的江界河大桥上,从263米高处眺望下方,绝壁如刀,湍流似箭,滔滔大江,滚滚而去。

当地古来即传:“横走天下路,难过乌江渡。”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中央再提货币政策基调不变 延续适度宽松政
    ·广东“三支一扶”大学生八成就业成功
    ·陕西省教育厅指导学生识别民办院校欺诈招生
    ·汶川县对“都汶公路”实施紧急管制
    ·药品安全整治:打掉影响药品安全“黑手”
    ·食品药品监督局将优先提升基本药物标准
    ·药监局:四项措施确保甲型H1N1流感防控药械
    ·湖南洪江遭遇罕见特大暴雨袭击4人死亡5人失
    ·第六届全球华人物理大会将于8月在中国兰州
    ·撤收费站为经济动脉清淤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