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万金刚"献身使命的忠诚卫士"大会举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称呼副职时特意省去"副"是阿谀奉承 tujian.org

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在长沙举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区长8万车补可比纽约市长停车不熄火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亲历者讲汶川彻底关大桥被巨石砸断经过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项制度出台并实施后,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之后根据暴露出的问题逐渐修改、完善,从而让制度更加科学、进步和人性。然而,“工伤保险条例修正案(送审稿)”并没有让我们感到暖意,最让人感到不快的就是废除“上下班途中遇交通事故定为工伤”的规定。笔者认为,如果征求意见期过后,该项条文如果真的被废除了,那么对于我们的保障制度来说就是一种倒退。

不妨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一下“上下班途中”的存废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推进和中国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政府和企业已经有足够的条件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从这方面来说,不能因为“上下班途中”的鉴定存在麻烦就将之废止。相反,政府层面应该认真加以研究,找到“操作复杂和公平性质疑”的突破口,让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

再者,工薪阶层在中国仍旧有很大成分,且收入普遍较低。如果废除了“上下班途中”这条规定,“工伤保险条例”就成了为少数人服务,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政府层面应该认清“上下班途中”不是简单的工伤问题,更是代表广大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的问题。当前,虽然很多车辆都办理了“交强险”,但漏网之鱼不在少数。如果有些车辆属于“黑户”,撞人之后又逃逸了,那么这些受伤职工的利益谁来保障?再者,“上下班途中”操作复杂,那么正常上班期间外出办事遭遇交通事故受伤就容易鉴定了?如果是加班时间呢?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下班途中不算工伤”可能是倒退
2009-07-27
由于涉及操作复杂和公平性质疑,沿用13年的上下班途中遇交通事故定为工伤的规定,可能被废除。国务院法制办24日公布了工伤保险条例修正案(送审稿),向公众征求意见,这是2004年该条例实行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修改,此次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8月15日。

     相关链接
    ·中央再提货币政策基调不变 延续适度宽松政
    ·广东“三支一扶”大学生八成就业成功
    ·陕西省教育厅指导学生识别民办院校欺诈招生
    ·汶川县对“都汶公路”实施紧急管制
    ·药品安全整治:打掉影响药品安全“黑手”
    ·食品药品监督局将优先提升基本药物标准
    ·药监局:四项措施确保甲型H1N1流感防控药械
    ·湖南洪江遭遇罕见特大暴雨袭击4人死亡5人失
    ·第六届全球华人物理大会将于8月在中国兰州
    ·撤收费站为经济动脉清淤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