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安监人员"辞职风波"背后是体制不公
2009-07-31
算起来,这也该是少有的行政高效——不到10天,一场“安监人员集体辞职风波”就渐趋平息。有消息说,重庆綦江县石壕镇26名安监人员已收回集体辞职报告,部分区县已增加安监人员的津补贴,市里的津补贴也在酝酿中;安监岗位还将作为后备干部挂职锻炼岗位,对安监干部给予重用。 这场风波并非偶然。往深里探究,所谓提高安监人员待遇、重视安监岗位,只是应急之策。这场“辞职风波”背后种种关于行政机构设置、机构运行体制的追问,才刚刚开始。 辞职者说,安监人员“待遇低、压力大、养家太难”。这句话是有复杂的语境的。比如:干同一份工作,有公务员身份的可以比非公务员的同事多拿一倍的工资;因为不是公务员编制,干部提拔基本不会考虑安监人员;发生了安全事故,涉案企业责任人可能没什么“事”,安监人员则要受到严肃的纪律处分。 总结辞职报告背后这些难以言说的“细节”,我们不难发现,真正导致安监人员“待遇低、压力大”的,不是简单的津补贴问题,而是安监机构的边缘化,是体制的不公。 编制多少,往往是衡量机构受重视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在重庆綦江石壕镇安监办,除一名公务员外,其余26名员工,14名是事业编制,12名为临时工。在这样一个以煤炭、水电等能源产业为经济支柱,安全监督尤其重要的地区,如此机构设置,不能不让人感到意外。编制少,政府投入自然少——以我们一向以人头来计算行政经费的算法,仅有一个公务员编制的石壕镇安监办的捉襟见肘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不独在石壕镇,其实在整个重庆,安监机构都境遇尴尬——据重庆市安监局局长对媒体透露的数据,近3年来,重庆市乡镇(街道)安监员换岗率在2/3以上,最多达到150%,很多人不想做安监员。 “很多人不想做安监员”恐怕也不是重庆独有的现象。一方面,行政机构日益臃肿,行政开支年年增多;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部门如安全监督机构却被边缘化。 从这个角度而言,对这场“辞职风波”的追问,不只是重庆綦江安监部门的“家事”,而是整个行政机构改革必须回答的问题。从目前重庆方面的处理来看,除了让部分安监人员待遇提高外,我们并没有看到更多令人欣喜的信息。“将安监岗位作为后备干部挂职锻炼的岗位”一说,也不过是拿安监岗位当“临时课堂”,并没有深刻认识到监督机构的重要性,投之以全力加以建设。这多少让人感到遗憾。
     相关链接
    ·成都肇事司机孙伟铭一审判死刑:交管机关应
    ·卓琳逝世后胡同街坊自发到邓家门前驻足哀悼
    ·中央为何密集部署和加强地方县级纪检监察力
    ·有一种腐败叫“余权变现”
    ·汶川预计明年达震前工业水平
    ·未来3天南方大部将现高温 福建局地最高温达
    ·大盘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知多少
    ·“被”字一语风行后的权利焦虑
    ·卓琳:邓小平半个世纪的“拐杖”
    ·卓琳曾多次为宣威"希望工程"捐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