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1908年10月1日生,越南河内人。原名武元博、阮山。曾就读于河内师范学校,毕业后,追随胡志明去法国,从事革命活动。在巴黎,他认识了周恩来、陈延年、李富春等中国战友。1925年初到达广州并经蔡畅介绍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广州也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在革命的危急关头,洪水毅然退出国民党,并于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11日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洪水由越南党组织安排转移到泰国。1929年,洪水再次来到中国。先后任广东东江游击队第四十六团、四十八团连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三十四师团政治委员,第三十三师政治部主任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晋东北地委宣传部部长,晋察冀边区抗敌报社社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等职。1945年应越南劳动党之邀回越南参加抗法战争,任第四、五战区司令员兼政委。1951年回中国,任中共中央统战部科长。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总参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6年初,被检查出患有胃癌并已到了晚期,他提出了回越南的要求,得到了中央的批准。1956年10月21日,这位戎马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的将军在河内与世长辞。
tujian.org
郑律成:著名作曲家。1918年出生在朝鲜南部全罗南道光州杨林町。受父兄的影响,他自小就仇恨日本帝国主义。1933年随亲人到中国南京参加朝鲜革命组织“义烈团”,后加入“朝鲜民族解放同盟”从事抗日活动,同时学习钢琴、小提琴和声乐。抗日战争时期,先在上海大众电影戏剧读者会第五队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并创作了《战斗妇女歌》。1937年10月,郑律成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第一期毕业后,任抗日军政大学音乐指导及鲁迅艺术学院声乐教员,并于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在太行山区任朝鲜华北军政革命学校教务长并在抗日前线参加武装斗争。抗战胜利之后,郑律成带夫人丁雪松一道回到了朝鲜,并奉命出任朝鲜保安队(朝鲜人民军前身)俱乐部部长,投入朝鲜人民军协奏团的筹建工作。他以旺盛的创作激情,为朝鲜军民谱写了《朝鲜人民军进行曲》、《东海渔夫》等十余部作品。1950年定居中国。作品有《八路军大合唱》等大型作品十余部,歌曲《延水谣》、《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毛泽东颂》等近300首。代表作《延安颂》、《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等歌曲流传甚广。其中《八路军进行曲》于解放战争期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新中国成立后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1976年12月7日,因病逝世。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马海德:191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水牛城一个阿拉伯移民家庭。原名乔治·海德姆。1927年考入北卡罗来纳大学。1933年毕业于日内瓦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11月从瑞士直接到上海行医。在上海,他参加了路易·艾黎等组织的马列主义学习小组的活动,曾利用美国人的身份,完成过宋庆龄嘱托的掩护地下工作人员和传送情报等许多任务。他还在美国《工人日报》上撰文,介绍红军长征的情况。1936年6月进入陕北,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通过考察,他感到,根据地是中国领土上最先进的区域,代表着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同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担任中革军委卫生部顾问,还改名为马海德。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44年到1947年,他共为边区军民看病4万多人次。曾在华北军区卫生部、华北军政大学外事学校任职,还担任过中共中央外事组顾问、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医疗顾问等职。1950年经周恩来批准加入中国国籍。历任中央军委卫生部医生、顾问,卫生部参事、顾问。经常带领医疗队到边远地区为群众防病治病。为我国20世纪60年代初基本消灭性病和大量减少麻风病做了许多工作。1988年9月卫生部授予他“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的荣誉称号。是第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10月在北京逝世。
[1] [2] [3] [4] [5]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