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专家称我国中产阶层存在不安全感
2009-07-31
“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我的眼光很高,我的力量很小,我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偷偷跌倒;我的床铺很大,我却从没睡好,我害怕过了一夜就被世界遗忘……”十几年前,台湾歌手郑智化用沙哑的嗓音唱出这首《中产阶级》,道尽了这个群体种种不足为外人道的焦虑和不安。 当下的中国,“中产”成为新的热门词汇。上世纪人们问:“你小康了吗?”现在人们问:“你进入中产了吗?”对个人来说,中产意味着较高的收入和体面的生活;对社会来说,中产阶层的壮大是中国向“橄榄型社会”转型的希望所在。中产阶层承载了人们对丰裕社会的期盼,但他们也面临着不少被优雅的外衣遮蔽了的现实困惑。 中国式的中产阶层,薪水不断升级,但与之伴随的是工作压力的重负。加班是家常便饭,手机保持二十四小时开机,“三十岁的年龄六十岁的颈椎”使中产阶层“工作狂”们生活在亚健康状态。 由于中国社会正处在急剧变迁的过程中,中产阶层也处于一种紧张情绪当中。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房价的不断上扬、子女教育费用的增加、通货膨胀等等都是他们紧张的因素。与草根阶层不同,中产阶层在住房、汽车、生活方面追求更为舒适和精致,在子女教育方面更加苛求完美,这让他们陷入了一种身份焦虑。 “由于不能像西方发达社会的中产阶层一样看到清晰的未来,中国中产阶层的不安全感一直都存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对本社记者表示,这种不安全感也带来了一些盲目性,比如看到大家炒股就都炒,看到人们买基金就都买。 在夏学銮看来,中产阶层的这种焦虑感很大程度是来自于社会体系的不够完善。壮大中产阶层要充分利用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就业、住房、医疗、子女教育都应涵盖在内。有了保障以后,中产阶层会对未来做出更加理性的预期,他们的群体意识也会加强。 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中,中产阶层应该是缓解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的“稳定阀”,但近年来却有一些调研报告显示,中产阶层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社会仇富心理的“替罪羊”。 夏学銮表示,中产阶阶层是一个直接和社会底层接触的群体,比如律师、医生、公务员等,底层的人要打官司、看病、“找政府”,就要接触这些人。而如果一个律师打官司获益数万,或一个医生收了几千元的红包,那么在草根阶层看来,这些都是直接造成他们对中产阶层不满、抱怨的原因,他们可能就会把社会不公的原因归结在中产阶层头上。 而事实上,社会分配的不公不仅损害社会底层的利益,也直接影响中产阶层的发育。已有经济学者提出,中国近年来出台的调整社会分配的的政策措施中,中产阶层有可能为调节贫富差距付出牺牲。因为调节贫富差距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规范收入分配、强化税收调节,而中产阶层的收入往往是规范化程度最高的,因此就出现一种可能性:富人群体因为收入高度非规范化而脱避调控时,中产阶层却成为税收调节的主要对象。 “中产阶层的困境和烦恼,正是中国在发展过程面临的‘青春期烦恼’的真实写照。”夏学銮说,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何在?那就是让更多的人都成为中产,成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而这,需要以整个社会结构的优化作为条件。
     相关链接
    ·成都肇事司机孙伟铭一审判死刑:交管机关应
    ·卓琳逝世后胡同街坊自发到邓家门前驻足哀悼
    ·中央为何密集部署和加强地方县级纪检监察力
    ·有一种腐败叫“余权变现”
    ·汶川预计明年达震前工业水平
    ·未来3天南方大部将现高温 福建局地最高温达
    ·大盘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知多少
    ·“被”字一语风行后的权利焦虑
    ·卓琳:邓小平半个世纪的“拐杖”
    ·卓琳曾多次为宣威"希望工程"捐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