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领导干部要善于“早说话、多说话、说明白话”
2009-07-31
“早说话、多说话、说明白话”,是笔者套用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最近一次谈话而来的。近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公共外交要实事求是,要“早说话,多说话、说明白话”。她说,公共外交要实事求是,应该让外界不仅了解我们的成就,也能看到我们正视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公共外交需要“早说话”,让国际社会在第一时间听到中国的声音,及时了解到事态的真实情况,这就有利于外界形成客观平衡的看法;公共外交需要“多说话,说明白话”,凡是涉及中国的问题,都应该设法让中国的声音通达国际社会,并且要学习用不同语境中也能被听懂的语言和表述来说话。傅莹大使是就公共外交问题说这番话的,但对于国内一些领导干部来说也不无指导意义。联系最近河南杞县等地发生的一些事件,“早说话、多说话、说明白话”,更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如果杞县领导干部“早说话、多说话、说明白话”,那就不会出现现实版的“杞人忧天”故事;如果湖北省石首市领导“早说话、多说话、说明白话”(当然还有其他原因),那就不会发生“6?17”事件,市委书记和一名常委也就不会被免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未能做到这一点。相反当一些大事、突发事降临到头上的时候,不是“失语”,就是“含糊其词”,结果错过了处置的最佳时机,以至传言、谣言四起,给群众造成了不解、恐慌,以至恶性事件的发生。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在“说话”这个问题上,还没有走出一条正确之路。相反人们耳熟能详的倒是一些干部讲官话、套话、应景话轻车熟路,甚至还有的干部讲劝酒话、荤话很在行。这种状况急需改变,要把那些“讲话”本事用在应该讲的话上来,即在处理大事、突发事上要“早说话、多说话、说明白话”。“早说话、多说话、说明白话”,是领导干部处置大事、突发事时的应有、应做之为。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领导干部时时处处要有洞察变化之力。古人云:“月晕而风,础润而雨”、“风起于青萍之末”。从细微的反常中,抓住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并及时全面了解情况,就能掌握主动,就能“早说话、多说话、说明白话”。时下有些干部之所以未能做到这一点,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对社会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变化熟视无睹或不了解,出了问题束手无策或手忙脚乱。如此状态,怎么能做到“早说话、多说话、说明白话”呢?还有些干部认为,“早说话”会影响群众情绪,引起混乱。这种想法不对。当一个地方出现某种事情时,一定首先要向大家讲清楚事情的真相和政府的态度。群众是通情达理的,一旦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就会同政府“一条心”去正确处理。事实上,现在处于信息通畅的时代,你不讲,那些小道消息、传言、谣言就会满天飞,倒搞得政府很被动,最终酿成事端。河南杞县一事不就是这样吗?“早说话、多说话、说明白话”,看起来是个“说话”的问题。实际上是对我们领导干部提出的一个如何更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现在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一些突发事件难免会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领导干部确有必要在这个问题有个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有力措施,拿出实际行动来!
     相关链接
    ·成都肇事司机孙伟铭一审判死刑:交管机关应
    ·卓琳逝世后胡同街坊自发到邓家门前驻足哀悼
    ·中央为何密集部署和加强地方县级纪检监察力
    ·有一种腐败叫“余权变现”
    ·汶川预计明年达震前工业水平
    ·未来3天南方大部将现高温 福建局地最高温达
    ·大盘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知多少
    ·“被”字一语风行后的权利焦虑
    ·卓琳:邓小平半个世纪的“拐杖”
    ·卓琳曾多次为宣威"希望工程"捐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