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是位于陕、甘、宁三省(区)交界的一个欠发达县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环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环县精神”为支撑,坚持在解放思想、审视县情中明确思路、谋求出路,逐步确立建设“草畜大县、杂粮特县、工业强县、文化名县”的战略目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总纲,充分发挥绿色农产品、矿产资源和特色文化等“绿黑文红”四大优势,深入实施“项目带动、基础先行、强农富民、工业突破、开放开发、科教兴县”六大战略,加快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大进程,实现财政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基础设施后劲增强三大目标,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全面提速、科学发展的良好势头。
“环县精神”为支撑
古往今来的社会发展,往往是由一种进步的、向上的精神推动的。
环县因受自然条件限制和其它因素影响,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可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环县人民却能够生生不息,不断改变着这里的环境条件,创造着生存与发展的奇迹。这是因为有一种精神的力量在支撑。这种精神就是“环县精神”,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拼搏,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
环县精神的形成,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环县地域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一种结果。环县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地理风貌孕育了环县人所特有的人文品格。从历史传统看,环县是先周农耕文化和古代文化发展相对较早的地区之一,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从地理风貌看,环县地貌丘陵起伏,梁峁纵横,复杂多样,交错分布,其中主要是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历史使环县人天然地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美德,特殊的地理环境又使环县人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品格与气质,那就是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率真质朴和迎难而上等优秀品格。环县人又是一个具有多元特质、发展变化的人口群体。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环县人还吸纳和树立了一些新的时代精神,诸如拼搏精神、发展精神、创新精神和和谐精神等等。 因此,环县精神既蕴涵着历史地理文化传统,又赋予了当前时代精神,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体,是环县人民长期革命斗争与实践的结晶,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环县宝贵的精神财富。 [1] [2] [3] [4] [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