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拾粹
2009-07-31

新华网昆明7月30日电 题:人类学民族学魅力的生动展示——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拾粹

新华社记者李菲、贾楠、陈鹏

近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上,6场内容丰富的展览和20余部人类学影视片展映吸引了参会中外人士的目光。

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精彩独特的人类学影片、门类繁多的图书展览……大会组委会精心安排的文化活动生动地展示了人类学民族学的魅力。

中华民族文化令人心醉

开展3天来,“多彩中华——中国的少数民族”展览吸引了600余位中外参观者,来自印度兰契大学的辛格教授对中国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赞不绝口。

“侗族木雕花墨斗、瑶族道公服、藏传佛教莲花生鎏金造像……这里所有的东西都令人着迷,让人心醉。”辛格说,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多彩而美好的文化。

美国人类学学者杰克·罗瓦根看过展览后,积极评价了中国人类学的发展。他说,中国在人类学研究方面进步很大,我在这次大会上接触到很多中国的人类学学者,他们的观点对我启发很大。

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发展为人类学与民族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课题,引起了世界人类学与民族学界的广泛关注。“多彩中华——中国的少数民族”展览更是以人类学和民族学的视角,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古老的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中国和发展的中国。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成都肇事司机孙伟铭一审判死刑:交管机关应
    ·卓琳逝世后胡同街坊自发到邓家门前驻足哀悼
    ·中央为何密集部署和加强地方县级纪检监察力
    ·有一种腐败叫“余权变现”
    ·汶川预计明年达震前工业水平
    ·未来3天南方大部将现高温 福建局地最高温达
    ·大盘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知多少
    ·“被”字一语风行后的权利焦虑
    ·卓琳:邓小平半个世纪的“拐杖”
    ·卓琳曾多次为宣威"希望工程"捐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