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乌警方通缉15名"7·5"事件犯罪嫌疑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统计局:GDP改革是进步但不应期望过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教育部:学生没找到工作 不得扣毕业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京沪高铁总指挥部透露票价拟定为5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邓小平夫人卓琳逝世 享年93岁 tujian.org

7月的昆明,世界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的举办让中外学者再次获得亲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机,正如联合会主席瓦格斯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让我觉得选择在这个多民族大国举办大会是对的,我们看到了中华文明的宽容和精彩!”

“很难想象没有保护和命名,东巴纸的命运会怎么样”

除了称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瓦格斯还高度赞扬了本届大会的举办地云南。“我知道这是一个多民族大省,他们的非遗保护做得很棒,这凸显了大会的意义。”

事实上,拥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的云南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做出的成绩赢得了广泛赞誉。“呵护民族民间文化,就是呵护各民族的灵魂,换句话说,是呵护中华民族之魂。云南因其民族最多,保护也就更加迫切。”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省文化馆研究员赵耀鑫介绍,云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领先全国“三大步”:1999年率先为民族民间艺人命名、2000年率先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03年率先开展全省普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实
2009-07-31

新华网昆明7月30日电 题:在文化认同下共栖中华精神家园——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实

新华社记者陈鹏、李菲、贾楠

精美的苗族刺绣、粗糙的树皮行囊、质朴的土家织锦、奇妙的东巴文字、厚重的龙山黑陶……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文化差异造就了形形色色、别致多样的语言、用具、技艺和歌舞,它们因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而被固定为迥异其趣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关链接
    ·成都肇事司机孙伟铭一审判死刑:交管机关应
    ·卓琳逝世后胡同街坊自发到邓家门前驻足哀悼
    ·中央为何密集部署和加强地方县级纪检监察力
    ·有一种腐败叫“余权变现”
    ·汶川预计明年达震前工业水平
    ·未来3天南方大部将现高温 福建局地最高温达
    ·大盘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知多少
    ·“被”字一语风行后的权利焦虑
    ·卓琳:邓小平半个世纪的“拐杖”
    ·卓琳曾多次为宣威"希望工程"捐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