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征道路拥堵费遭车主质疑 专家解读各国良方 |
2009-08-01 |
|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20分报道,每每看到车辆拥堵的道路,谁都会感叹一句:“车少一点就好了。”如何一路畅通,成为不少城市乃至国家待解的难题。日前,《广州市城市交通改善实施方案》历时三年规划,终于获得全国专家评审通过,昨天广州市市政部门透露,这项方案正在抓紧形成最终报告,一旦被广州市政府批准,广州将成为全国第一个收取道路拥挤费的城市。 对于这种在交通拥挤时段对进入城市最繁忙、最拥挤地区的车辆实行收费的办法,广州市民感觉到一些不满。 市民:“收费太多了,大家老百姓,能少点就少点!” 市民:“拥挤费啊,听说过,这个以前国外好像有过,英国吧。我觉得政府还是应该治理一下交通,不要总是想着收费。” 市民:“人家买车政府既然收了税,就要保证道路的畅通,不能结合于消费者身上,政府怎么不控制买汽车呢?人家买一辆汽车是交完了税的,就应该享受行驶的权利。中途再设收费项目,那是不合理的。买车的时候,怎么不说要收这个费用呢,如果说有这个规定,那就不买车了。人家买车也是促进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再这样搞一下,买车的人不是又增加一门支出吗?” 交通拥堵费的提法并不是我国首创,最早收取道路交通拥堵费的国家这项政策已经实施近40年。纵观世界,为何人口只有500万的新加坡成为世界上最先收取拥堵费的国家,又为何热闹拥挤的日本和纽约从未加入收费的行列?知道了他们的答案也许会对我们的出行政策有所帮助。 多年研究城市交通政策的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毛宝华教授进行梳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