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上海世博会掀起民间“咬文嚼字热”
2009-08-01

新华网上海7月31日专电题:(新华调查)上海世博会掀起民间“咬文嚼字热”

新华社记者许晓青

世界博览会的“博”字究竟有哪些含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乐”字究竟怎么读?上海小笼包的“笼”字为什么被人写成了“龙”?这是今夏不少上海市民茶余饭后热衷讨论的话题。

7月下旬,一股“咬文嚼字热”在上海掀起。“迎世博咬文嚼字大赛”公开发布的100道试题,吸引了近15万民众竞答。在中国举办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前,这波“咬文嚼字热”带来了什么?

寓教于乐:专家邀市民为城市“洗脸”

究竟是“蒸气机”还是“蒸汽机”?究竟是“倒记时”还是“倒计时”?超过八成的试题与世界博览会的历史及中国筹办上海世博会的进展相关,这勾起了上海市民的强烈兴趣。

试题中,有关莫泊桑反对在巴黎世博会建造埃菲尔铁塔的故事,有关清末小说家陆士谔幻想有朝一日在上海浦东举办世博会的细节,读来让人大开眼界。

究竟是“宫爆鸡丁”还是“宫保鸡丁”?究竟是“糖醋里肌”还是“糖醋里脊”?有关中国各地菜名的三道错别字辨析题,涉及十多个名词,让人一边答题,一边体验无穷乐趣。

“30多位专家,历时3个多月,从1000道候选试题中,‘海选’出了这100题。”语言文字专家、《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郝铭鉴说,大部分试题的元素,都来自街头巷尾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现象,专家希望将世博会的小常识与语言文字规范的普及融于一体,寓教于乐。

面对试题,不少家庭的孩子和父母一同翻辞典,家长说“享受了一回难得的学习乐趣”;一些大学教授、出版社编辑也连呼“被考倒了”。发动全家参与答题的夏先生对记者说:“这是一个给自己‘充电’的好机会。”

规范化的语言文字是城市形象、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文艺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胡国强说,“在一届国际盛会来临之前,参与一场规范化的语言文字大赛,民众既可以‘热身’,也是为这座城市‘洗脸’。”

据悉,1995年,《咬文嚼字》杂志邀请全国语言文字专家在全国12个城市开展了“为城市洗脸”活动,纠正城市各窗口行业的各种语言文字错误和不规范。由于活动反响强烈,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全国的语言文字专家在20个城市进一步开展了此项活动。近来,很多上海的专家提出,在世博会召开前夕,应该在上海深入开展“洗脸”活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华裔获美青年科学家与工程师最高荣誉总统奖
    ·乙肝宝宝入托卫生部开“绿灯”
    ·未来三天川陕鄂等地有强降水 江南华南大部
    ·昆明公职人员“三普”教育培训引议论 要懂
    ·“小学生监考”有“借刀杀人”之嫌
    ·铁路公检法改革应先精简再转制
    ·新闻出版总署:两年内音像出版单位完成转企
    ·北京针对东五环车祸展开行动 大货违章高限
    ·旧城保护和改善民生一定水火不容吗
    ·民政部:烟企捐赠可以接收但不倡导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