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乌警方通缉15名"7·5"事件犯罪嫌疑人 tujian.org

统计局:GDP改革是进步但不应期望过高

tujian.org

教育部:学生没找到工作 不得扣毕业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京沪高铁总指挥部透露票价拟定为500元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邓小平夫人卓琳逝世 享年93岁 tujian.org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09 年7 月23 日的通报,2009 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届时需要安排就业人数达2400万人。这2400万人其中有1300万人为城镇新增劳动力,800万人为下岗失业人员,这两大群体构成了2009年就业工作的主要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外,明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0万人,加上历年没有就业人员,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如果按照经济增长保持8%—90%的速度,每年可新增800多万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可安排就业1000万人—1100万人,每年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300万人左右。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也在不断加大,而且劳动力农闲时间增加,农闲季节部分农民或就地寻找二三产业就业或进城寻找工作。这都将加剧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的矛盾,特别是低端产业劳动市场更是如此。

因此,即使我们从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转变到以扩大就业为中心上来,但由于劳动力市场持续的就业压力,失业率有可能还会上升。这种情形需要我们特别重视,但是,这种情形中的内在本质也需要我们认识清楚。

就业难问题须客观认识理性解决
2009-08-01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保增长、保民生、促就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这三者之间就业与民生、增长紧密关联,解决好就业与失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然而,这需要我们对就业和失业的形势与本质有一个清楚地认识。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华裔获美青年科学家与工程师最高荣誉总统奖
    ·乙肝宝宝入托卫生部开“绿灯”
    ·未来三天川陕鄂等地有强降水 江南华南大部
    ·昆明公职人员“三普”教育培训引议论 要懂
    ·“小学生监考”有“借刀杀人”之嫌
    ·铁路公检法改革应先精简再转制
    ·新闻出版总署:两年内音像出版单位完成转企
    ·北京针对东五环车祸展开行动 大货违章高限
    ·旧城保护和改善民生一定水火不容吗
    ·民政部:烟企捐赠可以接收但不倡导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