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郭伯雄:努力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
2009-08-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军高举党的旗帜,肩负人民重托,牢记使命,英勇奋斗,铸就了人民共和国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建立了辉煌业绩。在庆祝新中国60华诞之际,认真回顾总结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于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长达22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国成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伴随着新中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国防和军队建设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推进,已由过去单一军种的军队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并开始向信息化迈进的强大军队,为祖国安宁、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 忠实履行了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的根本职能。新中国成立后,我军追歼残敌,进军边疆,剿灭匪特,粉碎国民党军窜犯袭扰,平息反动武装叛乱,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胜利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和多次边境自卫防御作战,捍卫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扎实推进军事斗争准备,有效震慑和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统一的各种分裂、破坏活动。我国政府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后,我军部队奉命进驻香港、澳门,依法履行防务职责。许多官兵常年驻守在高山海岛、雪域戈壁,经受着严寒酷热、缺水缺氧的艰苦恶劣环境考验,用青春和热血保卫着祖国的万里边防和辽阔海疆。 始终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无论时代条件和内外环境如何变化,我军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官兵,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确保了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掌握部队。60年来,我军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和国内政治风波的考验,经受住了军事斗争和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经受住了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始终保持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全面增强了现代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坚持狠抓教育训练,不断优化体制编制,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快建立适应打赢现代战争的作战体系。陆军合成水平不断提高,逐步推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海军初步发展成为具备较强近海防御能力以及一定的远海作战手段的综合性军种,空军正加快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第二炮兵已成为一支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战略力量,我军联合作战能力不断增强。武警部队反恐、维稳、处突能力全面提高。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建设实现跨越发展,建立起完整的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体系,基本建成新型主战装备、电子信息装备和保障装备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成功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等重大科研试验。后勤建设和改革逐步深化,综合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形成了具有我军特色的院校体系,培养了大批优秀军事人才,目前全军干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已达61%。 显著提高了部队正规化水平。始终注重条令条例和法规制度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制定了以《国防法》为基础的10多件军事法律、300多件军事法规、3000多件军事规章,构建了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法规体系。实施依法治军、从严治军,重视作风纪律建设,牢固树立和落实安全发展理念,保持了部队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确保了部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积极探索和平环境下建军治军特点规律,基层建设不断加强,部队基础更加牢固。 积极推进了国防动员体系和后备力量建设。坚持人民战争思想,贯彻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建立健全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和国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军民融合程度和平战转换能力逐步提高。优化国防后备力量布局和结构,民兵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得到加强。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 深化拓展了对外军事交流与合作。坚持服务国家政治外交大局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150多个国家开展军事交往,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军事外交格局。先后与20多个国家的军队举行联合演习和联合训练,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国际反恐、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活动,派出官兵12700多人次参加18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组织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力支持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军有35个建制师、100多万官兵转业复员到边疆参加生产建设,成为建设祖国、稳定边疆的重要力量。60年来,全军共投入近5亿个劳动日、3000多万台次机械车辆,参加工业、交通、水电、通信等大批重点工程建设,开放腾让大量军用设施和场地,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军在执行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特别是在1976年抗击唐山特大地震灾害、1987年扑灭大兴安岭森林火灾、1998年抗洪抢险、2008年抗击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广大官兵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主力军、突击队作用。大力支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带头传播社会主义新思想新风尚,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 60年来,一代代人民子弟兵忠于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有30多万官兵为保卫和建设祖国献出了宝贵生命,在共和国历史上矗立起了不朽丰碑。事实证明,我军不愧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不愧为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不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永远是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英雄军队。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伟大实践,使我们对建军治军特点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为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必须始终坚持把党的军事理论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60年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推进党的军事理论创新发展,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指引我们建设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实行人民战争,夺取全国胜利的基础上,又指引我们正确解决了取得全国政权后建立现代国防的重大课题。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指引我们正确解决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重大课题。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指引我们正确解决了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蓬勃兴起、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保证人民军队打得赢、不变质的重大课题。胡锦涛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主要回答了在世界战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我军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重大课题。实践证明,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都是党的军事理论正确指引的结果。与时俱进的党的军事理论,引领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实际、顺应时代发展的国防和军队建设道路,是我军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指针。 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60年来,我军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决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坚决完成党赋予的各项任务,坚决反对和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想,始终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中坚力量。我军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葆人民子弟兵政治本色,始终是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实践证明,铸牢军魂、恪守宗旨,是保持人民军队性质、本色和作风的根本要求,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必须始终坚持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60年来,我们党正确分析判断国际战略形势和我国安全环境变化,着眼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科学筹划国防和军队建设,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20世纪50年代,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安全形势,确立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80年代,适应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实行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90年代,依据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提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新世纪新阶段,着眼国家利益新发展和安全形势新变化,提出“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军队历史使命。实践证明,只有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放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中筹划和推进,才能使之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要求相适应,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一致。 必须始终坚持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60年来,我们坚持把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全面加以推进。毛泽东同志领导确立建设优良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的总方针、总任务,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总目标,江泽民同志提出军队建设“五句话”的总要求,胡锦涛主席提出全面加强、协调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指导原则,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对人民军队建设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实践证明,只有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才能推动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领域工作密切配合、共同进步,实现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始终坚持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军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0年来,我军始终围绕提高部队战斗力展开各项建设,把战斗力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坚持把军事训练作为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20世纪50年代开展正规化军事训练,60年代组织群众性大练兵大比武,80年代加强诸军兵种合成训练,90年代开展科技练兵,新世纪以来突出联合作战训练和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战斗力,发展先进武器装备,优化作战体系,提高后勤和装备保障能力,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坚持发挥人在战斗力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力培育战斗精神,全面提高官兵素质,使我军始终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实践证明,军队必须牢固树立战斗队思想,居安思危,常备不懈,不断提高战斗力,才能确保有效履行使命任务。 必须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军队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根据世情、国情、军情的发展变化,积极推进军队改革,在改革创新中谋发展、求突破。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军队建设的理念思路逐步从适应计划经济转变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适应机械化半机械化战争转变到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上。积极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军队规模结构不断优化,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威慑和实战能力不断增强。实践证明,改革创新是军队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我军才能勇立时代发展潮头,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必须始终坚持依靠人民建设军队、建设国防。60年来,我们坚持全民办国防的方针,建立有效的国防动员体制和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我国国防实力大幅跃升。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军队战备训练、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国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后备力量建设,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实践证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进步,与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密不可分。战争年代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和平时期加强军队建设,人民同样是靠山。紧紧依靠人民建设军队、建设国防,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根本原则。 三 当前,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任务艰巨而繁重。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部署,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进一步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着眼解决“三个确保”的时代课题,大力加强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是我军的根本性建设,关系军队建设的全局和方向。要认清思想政治领域的新形势,把思想政治建设抓得更加扎实有效,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扎实抓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军队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高中级干部作风建设。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努力使思想政治建设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 着眼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不断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是党的重托、人民的期望。要充分认识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继续深化和拓展军事斗争准备,重点加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这个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统筹抓好其他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进一步兴起大抓军事训练热潮,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大力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把战斗力生成模式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进步上来,确保我军能够在各种复杂形势下有效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 着眼适应形势任务的新要求,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要主动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继续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实现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国防科研自主创新水平,逐步构建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加紧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繁荣发展军事科学,创新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深化军队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调整改革,逐步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 着眼保持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进一步加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力度。要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作为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紧抓不放,贯彻到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个领域和部队建设的全过程。加强军事立法工作,完善军事法规体系。坚持政治要求严、军事训练严、管理教育严、执行纪律严、贯彻条令条例严、落实工作责任制严,确保军令政令畅通和部队安全稳定。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建军治军特点规律,加强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正规化水平。全面加强基层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官兵全面发展。 着眼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努力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既是强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贯彻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进一步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体系,不断提高后备力量建设质量。牢记人民军队宗旨,充分发挥军队优势,积极参加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坚决完成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60年辉煌照征程,60年业绩谱新篇。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水平,忠实履行神圣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链接
    ·厦门检验检疫部门成功排查一船员感染甲型流
    ·在共和国的旗帜上——献给国庆60周年暨建军
    ·第24届世界魔术大会在京落下帷幕
    ·白酒消费税新规8月1日起实施 白酒厂家可能
    ·鸟巢座套冠名权拍卖被叫停 招商演变成炒作(
    ·高速公路统一命名“京珠”改名“京港澳”
    ·沱牌曲酒率先公开表示提价 高端产品最高涨1
    ·商务部:年初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有7大利好 稳
    ·6家网络接入服务商对色情网站监管不力被曝
    ·北京流乞人员安置探索社会代养 强讨将依法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